
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别怕,疼痛科有绝招
76 岁的吴奶奶(化名)身子骨还算硬朗,没啥基础病,但 3 个月前却被带状疱疹缠上身了。
因为吴奶奶的疼痛已经超过 1 个月,属于带状疱疹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这种针刺样的疼痛,每天都会爆发 6 次左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吴奶奶的睡眠,这时她的疼痛已经达到了 vas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 8 分(最高分 10 分)

在来到新华医院疼痛科之前,吴奶奶有去其他医院的皮肤科就诊过,自己也病急乱投医采用了一些民间的土方法,但都没有效果。
到了疼痛门诊,我们给她开了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痛的药物,又进行椎旁神经阻滞术,术后完全好转,但仅两天,症状就复发了。
一周后她再次来医院就诊,告诉我们还是跟之前一样疼。于是我们决定让吴奶奶住院,给她做了行 C 型臂 X 光机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
经过此次治疗,吴奶奶症状完全好转,但仍然是好转没几天又复发,疼痛还是没减轻。

即便这几次治疗方法呈阶梯式升级,但都没能长时间有效地缓解吴奶奶的疼痛。
于是门诊医生和吴奶奶介绍了下一步脉冲射频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提到了后续进一步的治疗方案——脊髓电刺激。

吴奶奶在了解这两个方案之后,选择了后者。也因为吴奶奶的病情是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反反复复的发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她的生活,所以最终我们决定采取终极治疗方法——脊髓电刺激。
吴奶奶入院后完善了相关检查,临时埋入了脊髓电刺激的电极,电极将疼痛区域完全覆盖,术后 vas 评分降到 0-1 分,睡眠也有了极大改善。

拔除电极后一周,吴奶奶来到了门诊随访。这时疼痛已经明显改善 70% 。我们相信后期经过口服药物调理治疗,她的疼痛程度能够进一步缓解。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跟年龄和免疫力有关系。
在大部分免疫力强的年轻患者中,常常只有发病期间有疼痛,而且也较轻,随着皮疹消退愈合,疼痛也就消失了。 而在免疫力弱的老年患者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尤其高发。 研究表明,60 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中,约 65% 会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70 岁以上的患者中,这一数据高达 75%。
也就是说,上了年纪,免疫力逐渐下降,不仅带状疱疹发病率高,出现后遗神经痛的概率也非常高。
同时,病情拖延的时间越久,治疗难度也会越大,所以出现带状疱疹请及时来疼痛科就诊。
本文是马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