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匡荣 三甲
匡荣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儿童医院 麻醉科

围术期家长如何配合

548人已读


bfe68cd2cd8a48518b8443780ad1ffea_edit_161127699519682.jpg

围术期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国内外研究,一部分家长可以在麻醉诱导和术后复苏室陪伴着他们的孩子,研究结果中那些心理比较紧张的家长,这样的陪伴反而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家长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减少其孩子的焦虑感,对孩子有利。 医护人员的充分解释和理解,还有和家长们之间的良好交流也有助于减轻家长的焦虑水平。

当一名儿童需要接受一项手术治疗时,其中会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家长的焦虑程度,即使是一个比较小的手术。在围术期期间主要有三个时间段的配合。

第一个时间段是手术前一天,当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决定好麻醉和手术方式时,术前会到病房与家长和孩子沟通,如果在实施小手术前告知家长所有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反而很有可能增加其焦虑程度,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和家长共同讨论手术和麻醉的危险性以实现家长们的知情权和得到他们的理解。医生向家长们解释他们想要知道的信息,这就是知情同意权。医生向家长告知并讨论麻醉和手术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甚至包括死亡,这些讨论应该在避开儿童的情况下进行。

医生在讨论危险因素时应给家长腾出时间来质疑和阐述他们关于孩子及其对实施的麻醉和手术的看法。

有些家长担心患儿哭闹,希望进入手术室陪伴,但是家长们进入手术室有可能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常规运作造成影响,使手术室更拥挤,甚至有些家长会有不良行为的发生。有的家长对孩子批评责怪、过分的许诺和安慰、严厉的命令会造成患儿的焦虑显著增加。诸多因素反而影响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因此,手术前医师与患儿之间建立真诚、热情、友善、相互理解及彼此合作的关注能减轻家长焦虑情绪。而家长也应和孩子之间做好思想工作,鼓励孩子进行配合。

第二个时间段是在孩子进入手术室时,这是家长和孩子暂时分开的时刻,虽然这种分离让家长们紧张焦虑,甚至心如刀割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是术前思想工作做好后,一般家长和孩子进入手术室时不会过度紧张和焦虑,而且家长们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和理解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

其实,护士阿姨抱着孩子进入手术室时在说:"阿姨带你去找新玩具,好不好""我们去叫妈妈来陪你好不好,我们现在和妈妈做游戏,从1数到10,妈妈就来了哦","1,2,3,4,5……"还没到10,宝宝就睡着了,但实际上是…被麻醉了。

第三个时间段是在孩子清醒后,孩子在手术后并不能马上醒来,而是在麻醉后复苏室中继续睡觉,直到自然醒来时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回到家长们的身边,术后孩子的情绪焦虑主要来源于疼痛和家长,家长的平和的安抚给予的安全感,可以减轻孩子紧张的不良情绪和反抗行为,而且紧张的情绪会增加疼痛的敏感度。

在三个时间段做好情绪工作也有助于儿童的性格发展,乐观的对待疾病,有助于身心的发展和健康。而这些都有赖于家长、医生和孩子三方面的配合。

(常州市儿童医院 麻醉科 匡荣)

ef27a1fcff4346b786f8409261f7c020.jpg



匡荣
匡荣 副主任医师
常州市儿童医院 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