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交叉韧带撕裂了该怎么办?
之前写的《前交叉韧带撕裂了该怎么办?》备受好评,后来一直有患友私信我,后交叉韧带损伤怎么办?实际上后交叉韧带(PCL)损伤比前交叉韧带少很多,较为罕见,而且受伤机制完全不一样,治疗思路也有明显区别,忙里偷闲写篇科普给大家科普一下。
门诊工作中偶尔碰到患者拄着拐杖一瘸一瘸地走进来,说自己在跪地后或者骑电瓶车发生撞击之后膝关节肿起来,有时会听到“啵”一声,然后膝关节迅速肿胀,疼痛伴屈伸困难,去医院拍个X光片,骨头没事就打发回家了。过了几天觉得膝关节肿胀有消退,但是走路会打软腿,特别是上下楼梯,无法稳住膝盖,不是很带劲。
对于这种患者,经验告诉我,首先要排除后交叉韧带损伤,经过细致专业的体格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之后基本可以明确。
听到后交叉韧带损伤,不少患者通常会一脸懵逼,不知所措。心理活动复杂:后交叉韧带是神马?可以吃吗?好吃吗?和前交叉韧带有啥区别?断了又咋地,我不是还能走路吗?到底要不要做手术,这医生会不会在坑我呀!我好怕怕哦!
为了解决患者的疑惑、不解和恐惧,我就梳理一下后交叉韧带相关的知识,答疑解惑。
什么是后交叉韧带?
膝关节里有两条交叉韧带,一个是前交叉韧带(ACL),一个是后交叉韧带(PCL),交叉韧带们和内外侧副韧带一起起到稳定膝关节的重要作用。后交叉韧带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英文简称PCL,在膝关节腔内连接胫骨(小腿骨)和股骨(大腿骨),起自股骨内髁的内侧面,止于胫骨平台后下方,和ACL相交成叉,所以又叫十字韧带或者交叉韧带,有限制胫骨后移的作用。由于PCL和ACL走向相反,功能和受伤机制也是完全不同的。此外PCL还能够阻止膝关节过伸和过度内旋。值得一提的是,PCL天生就比ACL粗1倍,强度高不少,“皮厚血多”,以至于损伤机会较小。
PCL损伤经常单独发生,受伤机制为小腿遭受从前向后的巨大暴力,多见于体育运动中的跪地或者交通事故,例如电瓶车事故。也可伴发于膝关节多韧带损伤,常见于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
受伤有哪些特点?
后交叉韧带撕裂的临床表现特点如下:
1、 一定要有比较明确的外伤史,如在篮球、足球、网球、滑雪运动中跪地或扭伤,车祸伤等。
2、 初次损伤后在数小时内常有膝关节明显肿胀、疼痛、有大量积液。
3、 伤后的症状较前交叉韧带撕裂而言比较轻,不明显,容易被忽略。
4、 非常容易误诊、漏诊。
急性单纯后交叉韧带撕裂的症状通常比较含糊不明确,有时候患者自己都没什么感觉,肿痛都不明显,关节活动度和步态几乎正常。但如果合并有其他韧带损伤,那么症状会明显严重许多。
慢性后交叉韧带撕裂的症状主要出现在负重时半蹲动作,例如爬楼梯和深蹲,长距离行走后膝关节疼痛,在凹凸路面上走路会有膝关节不稳的症状。如果出现软骨损伤,则会有肿胀、僵硬、膝关节里面疼痛的感觉。
受伤不治会如何?
后交叉韧带撕裂的患者大多数不能进行剧烈的跑跳运动,由于膝关节不稳定,如不加以保护或治疗,常常会在后续的跑跳运动中反复扭伤膝关节,进而导致膝关节其他韧带、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膝关节加速退变,有的在20岁左右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如果关节一直松弛,到40多岁时膝关节的退化程度已经相当于70多岁的老年关节,此时膝关节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严重的骨关节炎影响生活,膝关节持续疼痛、无法屈伸,这时不得不面临关节置换手术。
要不要手术?
和前交叉韧带不同的是,后交叉韧带撕裂自愈能力较强,多半可以先进行保守治疗3个月,大多能愈合,恢复张力,无需急着做手术,如果韧带愈合效果不佳,仍有松弛,或者同时伴有其他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显著松弛不稳定,运动需求量高,希望重返运动,延缓关节退变的患者,建议进行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目前认为撕裂的后交叉韧带无法修复或修复后不能愈合,必须使用自体(从患者自身取材)、异体(来源于组织库)和人工(工业编织的高分子材料)移植物进行“重造”。
看到这里,读者肯定要问,一定要手术吗?可不可以不做手术?有啥保守治疗方法?
可不可以保守治疗?
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并不是非做不可,不做只是不能参加一部分运动,并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寿命。是否手术取决于你对膝关节功能的要求、伴发损伤、年龄以及膝关节的退变程度。有下列情况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
1、 如果你很少运动、旅游,日常活动量也很小。或者你年龄在50岁以上,活动量不大。
2、 如果你热爱运动或工作中对膝关节的负荷较大,但是你能放弃运动、改变运动方式或调换工作等。如:把跑步换成游泳等。
3、 除了后交叉韧带外没有其他半月板等伴发损伤的。
4、 中老年人群,膝关节已经严重磨损退变的,长了很多骨刺的,不建议后交叉韧带重建,建议坐等关节置换。
除了刚受伤时的RICE原则,非手术治疗的作用主要包括:
1、 口服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疼痛、肿胀;使用氨基葡萄糖类药物营养关节软骨
2、 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如果膝关节大量积液伴疼痛,可以在抽液后进行封闭治疗。
3、 功能康复锻炼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对下肢肌肉进行力量训练(是非手术治疗的关键,尤其是大腿前方的股四头肌);练习本体感觉;增强肢体的平衡性、协调性。
4、 佩戴铰链卡盘支具:佩戴后交叉韧带专用的膝关节支具来部分替代后交叉韧带的作用,保护膝关节韧带、软骨以及半月板。在完全伸直位锁定支具,固定2-4周。
5、睡觉时可以不戴支具,但必须在小腿下方垫块枕头,让胫骨前移,对抗胫骨后移。
6、 在运动时佩戴支具,改变运动方式和降低运动量,不能进行奔跑、登山、球类等运动。减少职业中的攀登、长时间行走等活动。
7、 如果不做手术,推荐游泳和骑自行车,对膝关节负荷很小。
什么情况要手术?
后交叉韧带撕裂后选择手术治疗是为了恢复膝关节的稳定,如果正规保守治疗后仍有不稳,以下三种情况推荐手术治疗:
1、 热衷于篮球、足球、网球等各种运动,并不想放弃自己的运动生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你最佳的选择。
2、 从事的职业对于膝关节功能要求较高,经常需要奔跑、长时间行走、登楼等,如运动员、工人、警察、消防员、军人、推销员、外卖小哥等。
3、 主观症状非常明显,即使轻微的活动也常感到膝关节不稳或“打软腿”。
4、合并多韧带损伤,明显膝关节不稳,例如前后叉都断,起码要重建一根。
手术怎么做?
既然韧带断了,直接把断端接起来不就行了吗?实际上,后交叉韧带的结构有点像电缆,里面有一丝丝的电线,还有橡皮筋的特质,撕裂之后断端会变得乱糟糟的,并且回缩。在临床上,只有刚断的即刻,可以做原位缝合,其余情况下,均不可能通过缝合修补等方法进行治疗。恢复其组织结构连续性的唯一方法就是“重建”,也就是“重新造一根韧带”。
手术的方法简而言之,在胫骨和股骨上各打两个7-8mm左右的骨隧道,把移植物穿进去,先固定股骨端,再绷紧固定胫骨端就好了。手术切口为3个小切口(1cm左右)和1-2个大切口(3cm左右)。
犹如盖房子需要砖瓦,重建后交叉韧带也需要“建筑材料”,材料根据来源大概可以分为:1、自体肌腱;2、异体肌腱;3、人工韧带。具体的移植物特性在之前前交叉韧带的文章中已经写过了,此处不再赘述。
手术难吗?有啥风险?
后交叉韧带重建和前交叉韧带重建相比,尽管原理类似,但是难度和风险要明显高一些,原因有四点:
1、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的后方就是腘血管和神经,在钻取胫骨隧道时有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这也是后交叉韧带手术的最大风险。
2、 胫骨平台和胫骨隧道存在一个锐角,临床上称为“杀手拐角(Killer Turn)”,会导致移植物在通过骨道时卡住,穿不过去,提高了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此转角对移植物也有切割作用,久而久之,移植物可能会被切割导致失败。
3、 骨隧道的长度要求偏长,如果采用自体肌腱,有可能面临肌腱长度不够长问题。
4、 后交叉韧带本身强度要求较高,如果采用自体腱或异体腱,会因蠕变,出现术后松弛的现象。
人工韧带在重建后交叉韧带时有着独到优势,原因在于,手术技术简化,便捷迅速,骨道钻取安全,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可以早期康复,术后感染、僵硬的概率大幅降低,人工韧带强度高,蠕变小,自体组织可包裹长入,耐切割,术后不容易松弛,恢复快,2周脱拐,1月慢跑,3月重返运动。所以我首选人工韧带。至于网上有些文章说人工韧带各种怎么不好,我认为是人云亦云,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
我通常会建议:要么就保守治疗,不做手术,要做就做人工韧带,在我中心PCL人工韧带重建手术的住院总费用约在6-7万左右,上海市医保可以报销一半左右,应该在全国属于较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国的PCL重建手术费用约在3-5万美金,和我们的设备、耗材、技术实际不分伯仲。此外,手术做完之后,还有康复训练、不能工作学习、需要家人陪护等产生的成本也需考虑在内,相比动辄标配掰腿掰一年的自体腱而言,人工韧带术后快速恢复,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社会经济损失。
所以,凡是下定决心要恢复运动能力的人,我会劝他做手术;凡是做完手术的人,我会劝他好好康复;凡是康复效果不错的人,我会劝他重返运动,毕竟生命在于运动,而作为一名从事运动医学的外科医生,我负责保障你的运动健康。

本文是万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