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赵永忠 人已读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经常听到患者抱怨停药后的痛苦经历。但毕竟没有感同身受,目前国内的专业书籍对这方面描述也很少,也没有具体的停药方案建议,只提到减量过程不少于两个月。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在六年前一次全国精神科大会上,一位教授分享了一个案例患者,减量到隔2天服用艾司西酞普兰1/4,但是怎么也减不下去,会出现明显的撤药反应。大家也觉得匪夷所思。直到最近三四年看到国外的一些研究文献,发现即使很小剂量的抗抑郁药还是能阻断相当大比例的神经受体(以西酞普兰为例,服用20mg一片,5-HT转运体的占有率为80%,减到5mg还有56%,减到2.5mg还有42%。)。此前的疑惑才豁然开朗。
首先,抗抑郁药的撤药综合征在临床中相当常见,发生率为27%-86%,加权平均发生率为56%。撤药反应多发生于骤停抗抑郁药之后,但缓慢减停之后及减量过程中也有报告。
撤药反应主要表现详见图2。
撤药反应与成瘾性物质引起的戒断反应不同,具体区别见图3。
不太药物的撤药反应也不同,一般半衰期短的药物撤药反应较明显,ssri中帕罗西汀撤药发生率较高,snri中文拉法辛发生率也相对较多。
抗抑郁药的撤药综合征可具体分为新发撤药症状、反跳症状及持续性撤药后障碍,后者较为罕见。具体区别见图4。
最后说一下停药。
首先,要征的医生同意,一般要符合以下四点,维持治疗达到相应疗程;症状基本消失并稳定半年以上;目前没有明显的压力;社会功能基本恢复。
如果是刚服药不久,如刚吃了2、3周,可以停药快一些,如1-2周内停下来,出现撤药反应几率不大,撤药症状较轻,时间也较短。
如果吃药已经几个月以上,特别是已经维持治疗一两年后,准备停药的尽量要慢一些。参考前面讲到的受体占有率理论,减药要先快后慢。假如每天吃一片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每2-3周减半,减到1/4片后可以隔一天一次,2-3周后再隔两天一次,直到隔4-5天一次也没有什么不适的话基本就可以停了。如果减药过程中如果出现轻度撤药反应可以观察一下,如果症状明显,甚至抑郁或焦虑症状有复发的苗头,最好再适当加量来控制症状。然后再维持一段时间。还有,可以把药物换成半衰期长的药物(如氟西汀)再慢慢减量。
我常常把抗抑郁药比作精神上的拐杖,如果你内心通过学习、成长,已经比较强大了,目前自己身上的担子较轻,或者有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这时才可能成功扔掉拐杖。
本文是赵永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