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劲松
主任医师
浙江省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需要动手术的高血压——血管外科微创治疗肾动脉狭窄
19888人已读
在很多人心目中,高血压是内科疾病,一般是用药物进行治疗,可他的高血压,却要做手术才行,这是为什么?
老陈今年65岁,查出高血压已经有5年了,反复出现头昏、头晕,血压最高时达260/120毫米汞柱,比正常人的血压几乎高出一倍。然而查来查去,就是查不出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药物吃了不少,仍不见效果。最后辗转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血管B超提示:左侧肾动脉严重狭窄,左侧肾脏萎缩。这,才是血压升高的元凶。血管外科蒋劲松主任医师告诉她,这种病药物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可采用微创的肾动脉支架植入。
术后不久,老陈的血压恢复了正常,头昏、头晕症状消失了,可以不用再吃降压药,他开玩笑说以后就不是“药罐子”了。
老陈所患的肾动脉狭窄,为什么会引起如此高的血压而且药物治疗无效呢?它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其实,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很多,在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药物对血压的控制大多有较好的疗效。然而有一种类型的高血压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却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就是肾血管性高血压,也称做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
在我国,除先天性原因(如先天性肾动脉畸形)以外,引起肾动脉狭窄的常见原因可分为两类:一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生所引起,二是由大动脉炎所引起。前者多见于老年人,后者多发于年轻人。老陈就是属于前者。
为什么肾动脉狭窄会引起高血压,而且这种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情非常顽固呢?原来,肾动脉狭窄可造成肾脏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素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增高血中血管紧张素含量,使血压升高。由于这种狭窄持续存在,药物治疗无法解除,因此血压难以控制,形成顽固性高血压。
由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顽固性高血压有何表现呢?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高血压患者,常提示有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可能性:①突然发生的高血压,并迅速发展为急进性高血压者;②由良性高血压突然变为急进性高血压者;③年龄在30岁以下发生高血压而原因未明者;④腹部、腰部受伤后,或原因未明的腹痛后发生的高血压;⑤舒张压常在100毫米汞柱以上,视力下降;⑥经常性头昏、头晕,原因未明者。另外,腹部查体如在上腹部、脐周、肋脊角处听到血管杂音,就要考虑肾血管狭窄存在的可能性。
如果怀疑此病可行以下检查:静脉肾盂造影(IVP)、放射性同位素(ECT)、肾素活性测定、双肾彩超、螺旋CT、磁共振动脉成像(MRA)以及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腹主动脉—双肾动脉的造影术。其中血管外科行的腹主动脉—双肾动脉的造影术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检查,它不但可以观察腹主动脉、双肾动脉及其分支和肾实质内的显影情况,而且可以明确狭窄的位置、范围及程度,为制定微创的支架手术提供依据。
一旦诊断明确,就要进行手术了。通过手术,能缓解肾缺血的状况,肾脏细胞由于能够“吃饱”便不会再分泌过多的肾素,血压也就随之下降了。头昏、头晕的症状消失,其结果是既避免了因高血压而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术前

支架植入术后

本文是蒋劲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