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马春晓 三甲
马春晓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夏季高温,谨防“热中风”

1261人已读
1624442977172471.jpg

炎炎夏日,持续高温令人心烦意乱,心脑血管问题也在伺机而动,提高防范意识,不仅可以维护脑健康,安稳度过夏日,关键时刻还可以救命。






气温超32°C
小心热出“中风”


中风作为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它在一年中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个是0℃以下的严冬,另一个是32℃以上的盛夏。

很多人认为,寒冷季节才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夏季一般不会发生中风。其实不然,在高温天气里,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会使血液的黏稠度增高、影响脑部供血,同样也容易诱发中风。

1624442559185604.gif

有研究表明,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高出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热中风”。


“热中风”
大多属于缺血性脑卒中
主要跟下面几个原因有关



01
1624442592667307.jpg

# 血液粘稠度增高 #


高温天气下,人体每天要排出1000毫升甚至更多的汗水。体内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后,如果未能及时补充水分,会让血液变得黏稠,进而诱发中风。


02
1624442618614125.jpg

# 血流速度慢 #


中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热量不易散发。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相对湿度在70%~80%时,体温调节主要依靠汗液蒸发和血管扩张

这时,中老年人,尤其是患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人,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循环负荷过重,容易引起中风。

03
1624442637918101.jpg

# 流向大脑的血液减少 #


天气炎热时,血流会向外周皮肤分配,大脑血流量减少,易引起缺血,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易发生脑缺血。


04
1624442655313378.jpg

# 心情烦躁 #


高温酷热易使人心情烦躁,情绪变化较大,引起血压波动,容易诱发中风。


3个前兆
早发现能救命


中风的发生并非完全无声无息。其实在这之前,它可能已经给身体发出了“求救信号”,只是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1624442675589248.jpg


如何快速正确辨别中风呢?


牢记“120”,“中风”可辨清


看“1”张脸


脸上是否会出现不对称、口角歪斜的表现;
查“2”只胳膊

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是否会出现单侧无力;


“0”(聆)听语言


是否会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若有上述任何一种突发症状出现,旁人就应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3个前兆

给你的血管“消消暑”


炎热的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空气含氧量降低,对心脑血管不太友好。不妨做好这4件事,给血管“降温消暑”。

TITLE

1、饮食要清淡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但最好坚持清淡的饮食。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建议:饮食要清淡,以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为主,同时适量补充瘦肉、鱼类等,保证蛋白质摄入。

血管不好的人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排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TITLE

2、晨练不宜过早

天气热会导致人的食欲下降,但最好坚持清淡的饮食。吃得太油和太咸会使血脂和血压升高,不利心脑血管健康。

建议:炎热的夏季,不妨将锻炼时间改到晚饭后。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是温度高、湿度大、人多的地方。

有晨练习惯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散步、太极拳、打羽毛球等中低强度运动。

TITLE

3、动作不宜过猛

临床统计发现,近半数中风都与颈动脉狭窄有关。动作过猛,容易导致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脱落,堵在脑血管中就会引发中风。

建议:颈动脉狭窄或有斑块的人,应避免需要突然发力的动作,比如打羽毛球、突然起床等。

运动前充分热身,转身或回头时动作慢一点,血压不稳的人尤其要小心。

中风虽然常把人“打”得措手不及,但它也是可防可治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预防、早期识别和及时急救,为自己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马春晓
马春晓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