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克骨缺损,不再腓短瘤长-第七届骨肿瘤保肢功能重建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创伤骨科修复重建高级研讨会在沪召开
攻克骨缺损,不再“腓”短“瘤”长——第七届骨肿瘤保肢功能重建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创伤骨科修复重建高级研讨会在沪召开
第七届骨肿瘤保肢功能重建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创伤骨科修复重建高级研讨会于2021年6月18-19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是由上海申康医学与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市骨肿瘤学组、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创伤学组及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肢体肿瘤分会共同主办,由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承办的一次专业学术大会。
骨肿瘤切除后的骨与软组织缺损重建、四肢严重创伤的修复重建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尽管专业不同,但技术相通,相互借鉴两大亚学科大师级专家的宝贵经验,更好解决目前肢体缺损修复的难题,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大会期望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共享骨肿瘤,骨创伤肢体功能修复重建的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学科专业的联合攻关与创新。
大会伊始,十院党委副书记李强教授首先代表十院领导致辞,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及代表参会,“全国骨肿瘤及骨伤修复大咖济济一堂于本次盛会,让我感受到骨科学界对十院骨科的关怀。”他希望十院骨科不断汲取同行的学术营养,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工作中斩获更大的成就。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知名骨科专家,邱贵兴院士发来了真挚的祝贺视频。邱贵兴院士首先祝贺了大会的胜利开幕,认为十院骨科主办的这次大会以腓骨移植修复重建骨缺损为主题,非常具有临床实践及研究意义,期望本次大会能够顺利召开,为国内外骨科专家学者带来更多的学术启发。邱院士同时感谢了各位专家莅临为学员传经送宝,期望学员能够学有所得,更好的服务面临骨缺损难题的患者。
骨科泰斗,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登台致辞,“骨缺损、创伤修复”是骨科亘古不变的热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十院骨肿瘤科在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支持下,骨肿瘤科主任张春林教授不断创新、开展新技术,不断拓展临床业务和学术研究,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本次大会契合热点,预祝大会成功。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骨肿瘤学组组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建华教授代表全国骨肿瘤学组祝贺第七届骨肿瘤保肢功能重建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创伤骨科修复重建高级研讨会顺利召开。林教授同时回顾了骨肿瘤保肢重建筚路蓝缕的历史,以及未来对十院骨肿瘤学科发展的更大期许。
十院骨科主任贺石生教授代表十院骨科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向与会嘉宾介绍十院骨科近年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他说到“在各位领导及骨科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十院骨科取得良好的发展,并将在未来继续奋勇前进”。
上海十院党委副书记李强教授代表医院致辞
骨科泰斗曾炳芳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组长林建华教授致辞
上海十院骨科主任贺石生教授致辞
本次大会还进行了《腓骨移植重建外科技术》的新书发布会,由郭卫、林建华、曾炳芳、张春林等教授共同剪彩。《腓骨移植重建外科技术》由张春林、张长青和郭卫教授主编,曾炳芳教授和林建华教授主审,由数十名国内外骨科各领域经验丰富的临床专家参与编写,内容涵盖了临床常见的创伤性骨缺损、缺血性骨坏死、先天性骨缺损,更包括因骨肿瘤切除而导致的大段骨缺损应用腓骨移植重建。能够对骨科医师及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腓骨移植技术提供有效的帮助和参考。
曾炳芳、郭卫、林建华及张春林教授进行新书发布剪彩
新书发布会后,精彩的大会拉开帷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首先为大家总结“长骨阶段性缺损的修复——方法与选择”。追本溯源,剖析根本,以详实的病例,独特的经验总结,给在场学员传授毕生的宝贵经验,“尽管困难重重,选择合适的骨缺损重建方式,仍然能取得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建华教授就“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文献解读,深入浅出的讲解目前所面临的有所争议的问题,就未来的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针对骨巨细胞瘤的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时机、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条陈缕析,发人深思。
曾炳芳教授、林建华教授、郭卫教授、赵剑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基于数十年骨盆骨肿瘤的诊治、世界一流的宝贵经验为大家分享“3D打印人工假体重建骨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系列总结。回顾北大人民医院的治疗经验,点评现在假体的进步、创新以及不足,启迪未来人工假体的发展方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科主任沈靖南教授因为疫情无法亲临现场,他发来演讲视频,结合临床实践,针对“骨肿瘤假体感染后再保肢”问题,发表引人深思的看法,并展示自己独辟蹊径的处理方法。他认为,假体感染后在合适的情况下,采取敏感抗生素、有效的清创和冲洗引流处理措施,仔细慎重选择保肢条件,能够得到良好的结果,减少感染截肢的风险。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赵剑教授以问题为导向,探讨腰椎肿瘤的精准切除与重建所面临的问题。他列举不同部位,不同缺损长度情况,采取个性化的切除和修复重建措施,既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能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
接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蔡郑东教授则对肩部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述评。上海瑞金医院张伟滨教授针对“肿瘤假体并发症的处理”,上海中山医院董健教授针对“胸腰椎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董扬教授针对“儿童骨肉瘤的保肢治疗策略”,各抒己见,坐而论道,引来了嘉宾们热烈的讨论。
蔡郑东教授、张伟滨教授、董健教授及董扬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下午的会议内容同样精彩,首先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针对“肩胛带肿瘤的个性化治疗”发表了精彩演讲,接着,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佟大可教授就胫腓骨高能量损伤的处理原则和实用性经验技巧,将自身数十例的成功救治病例娓娓道来,倾囊相授。
郝永强教授、佟大可教授、王秋根教授及张春林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秋根教授就目前最为棘手的A3型骨折髓内固定方法,结合病例,提出合理动力化和选择锁钉的适应症是破解难题的关键。髓内钉的固定方法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值得临床骨科医师的进一步思考和改进。
本次大会主席,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骨科张春林教授就本次大会发表主题演讲“腓骨移植重建技术在骨肿瘤中的应用”。将十院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技术和经验,向与会的各位嘉宾及参会代表悉数展示。张春林教授认为,腓骨移植是骨缺损修复的经典技术,创新性的使用这一技术能够为骨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最后一节的病例讨论环节中,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分别带来各自医院的讨论病例,供各位专家讨论及参会代表学习。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影像科汤光宇教授、放疗科张莹教授、肿瘤内科袁敏博士及病理科冯砅锦医师代表MDT专家对各医院病例发表真知灼见。
各项会议议程圆满结束后,本次大会主席张春林教授致闭幕辞。衷心感谢医院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骨科同仁的大力支持,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期待来年再会!
十院放射科主任汤光宇教授、病理科冯砅锦医师、放疗科张莹主任及肿瘤内科袁敏博士参与MDT病例讨论
上海市中山医院、上海市华山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分别带来MDT讨论病例
嘉宾主持讨论
本文是张春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