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衰患者血钾异常为什么可能导致死亡率升高?
医生对于补钾往往会很重视。对于正常人来说,血钾控制在3.5-5.5mmol/L之间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心衰、冠心病这样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来说,血钾要求更严格,最好能控制在4.0-5.0mmol/L之间。
一、钾对于人体有什么作用?
钾、钠、氯这些离子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电解质,我们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这些离子。我们讲的血钾,指的是血液里面钾的浓度。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的浓度有一个固定的范围,高了或者低了,对人体都是有影响的,严重的会威胁到生命。
(一)低钾对人体的影响
1、乏力
低钾会导致全身乏力。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拉肚子之后,感觉全身无力。这可能就是拉肚子之后导致的缺钾。去医院输液,医生也会给你补点钾。
低钾如果比较严重,可能导致软瘫,就是四肢没力气,像瘫痪一样。
2、精神萎靡
低钾会导致精神萎靡,表情淡漠。严重的会导致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3、心律失常
低钾对于心脏来说,会导致心律失常。比较轻的,可能导致早搏;严重的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威胁生命。
4、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低钾导致肠蠕动减弱,可能导致胀气、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
(二)高钾对人体的影响
1、心血管系统
高钾可导致心跳减慢,比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颤、心室停搏等。
2、肢体麻木
高钾可导致肢体麻木,肌肉酸痛,甚至导致四肢瘫痪。
3、神经系统
高钾可导致烦躁不安,甚至不清醒。
二、心衰患者,为什么对血钾的要求更高?
血钾的正常范围是3.5-5.5mmol/L,但是对于心衰、冠心病这样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血钾的要求更高,最好控制在4.0-5.0mmol/L之间。因为研究表明,对于心衰患者来说,血钾的浓度和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就像一个“U”字,血钾低了,或者高了,都会导致全因死亡率的升高。只有血钾浓度在4.0-5.0之间,全因死亡率才是最低的。
因此,对于这些病人,心内科医生都会很重视补钾。在其他科医生眼中,还在正常范围的血钾,对于心内科的医生来说,已经是低了,需要及时的补充。
在临床中,有时候会遇到对缺钾很敏感的病人。我之前遇到过这样的心衰病人。患者血钾3.7的时候,就发生室性早搏,甚至短阵的室速。把钾补到4.0以后,就不发了。血钾掉到4.0以下,又发了。
对这样心衰的病人,可能因为进食比较少,每天都应该常规的给予补钾。不是补到正常了,就可以停掉。因为你一停,血钾又会往下掉。
三、心衰患者是比较容易钾不正常
正常人体内的血钾是动态平衡的,不会固定在一个数值,但是应该是在一个范围之内波动。钾主要来源于食物,然后从肾脏排出去。一旦摄入减少或者排除去增多,都可能导致血钾的降低。
1、心衰患者出现低钾的情况
心衰患者,由于胃肠道的淤血,会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这样一来,钾的来源就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心衰患者往往会使用利尿剂,有些利尿剂是促进肾脏排钾的,比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当然也有保钾的利尿剂,比如螺内酯。因此,对于心衰患者来说,往往是排钾和保钾的利尿剂一起使用。
但是心衰患者由于进食比较少,还是很容易出现低钾的情况。
2、心衰患者也可能出现高钾的情况
钾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肾脏跟心脏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有些心衰患者可能肾脏功能不好。肾脏不好就可能导致肾脏排出钾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钾升高。
另外,有些治疗心衰的药物也可能导致血钾升高。比如ACEI、ARB、ARNI类药物。ACEI类包括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等,ARB类包括缬沙坦、替米沙坦等;ARNI类则是沙库巴曲缬沙坦。
所以,心衰患者要定期地去医院查一下血钾是不是在4.0-5.0之间。高了或者低了,都要及时的处理。
总之心衰患者,血钾控制-之间可能减少全因死亡风险。反之,则容易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