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孩咽颊炎口腔炎种种
一 疱疹性咽颊炎
主要有柯萨其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起病,表现为高热咽痛,流口水,不爱吃饭,呕吐等。查体,发现咽部有充血,咽颊部可以看到很小的疱疹,周围有红晕,过几天破溃以后形成溃疡,病程一周左右。
治疗一般只需退热,多喝水,多休息就可以,但有一部分孩子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化验血常规)时需要口服抗生素。一般不需要输液治疗。
二 手足口病引起的疱疹性咽颊炎
症状和表现与上边提到的疱疹性咽颊炎很类似,但在手足臀其他部位还可以出现疱疹或斑丘疹,与之鉴别。手足口病由多种病毒引起,引起脑炎等及死亡的病毒是肠道病毒71型,也叫EV71,末梢血可以筛查。
三 疱疹性口腔炎
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交叉感染传播,多发于颊粘膜,牙龈,舌,口唇内,以及临近口周的皮肤。
起病时发热到38到40度,1到2天后,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堆的小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由于疼痛剧烈,患儿可表现为不爱吃饭,流口水,烦躁。体温在3到5天后通常会恢复。病程约一到两周。有时候会合并淋巴结肿大和压痛。可持续2到3周。
治疗要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食物以温和,易消化,避免高蛋白及刺激性食物。局部可以涂抹红霉素软膏。如果继发有细菌感染(需要化验血常规),可以短期使用抗生素。
四 溃疡性口腔炎
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常发生于急慢性感染,长期腹泻等机体抵抗力低的时候。口腔不干净,更利于细菌繁殖。
口腔各部位都可以出现,常见于唇内舌及颊粘膜处,也可以蔓延到唇和咽喉部。查体粘膜充血水肿,可有疱疹,后发展成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患儿疼痛不安,流口水多,不吃饭,烦躁发烧,39到40度,周围淋巴结肿大,外周血象中性白细胞增高。全身症状轻者约一周左右体温恢腹正常,溃疡逐渐痊愈。治疗上做好口腔护理,清洁口腔,用生理盐水漱口,局部有炎症,可以涂抹红霉素软膏,补充多种维生素。如果有合并感染(需要化验血常规),需要短期应用抗生素,如头孢霉素等。
本文是陈飒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