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病-洗牙到底洗的是什么?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洗牙”这个话题,是否应该定期洗牙呢?大家莫衷一是,有的人说:洗牙会造成牙齿松动、牙缝变大、牙齿敏感,千万不能洗!而有的人却认为洗牙对牙齿有好处,应该定期洗!到底谁说的对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头说起:
洗牙到底洗的是什么?
我们人类的牙齿都像大树一样有根,向下生长,埋在牙槽骨中,牙槽骨使得牙齿稳固,从而发挥咀嚼功能;牙槽骨外面还有牙龈覆盖,露在牙龈外面的就是平时看到的牙齿的牙冠部分。

牙冠表面本来是光滑的,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有我们没有刷干净的食物残渣停留,这就为细菌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大量的细菌聚集在一起,并且和唾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就形成大家常说的“牙石”。
牙石和细菌最开始就聚集在牙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向下、向牙根的方向越积越多,逐渐渗到牙龈下方,造成包绕牙根的牙槽骨吸收、破坏;牙齿失去牙槽骨的支撑,渐渐变得不再稳固,甚至松动、脱落。
所以说牙石和其中的细菌对牙齿有很大的害处,要定期清除它们,这个清除的过程就是“洗牙”。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图,左边的是洗牙前的状态(同一个患者牙齿外面和里面的照片),右边是洗牙后的。这是一个重度牙周炎的患者,牙齿上面附着了许多细菌牙石,大家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他的牙齿缝隙本身就已经很大了,只是被牙石这些脏东西掩盖了,洗完之后已经存在的牙缝便显露了出来,是牙周炎造成他的牙缝变大,而不是洗牙这个过程!

有人就会说了:牙缝大了,需要天天剔牙,怪麻烦的,还是让牙石填在上面不好么?错!大错特错!因为牙石里面有很多细菌,会侵蚀使牙齿稳固的牙槽骨,日久天长,造成牙齿松动脱落,一定不能保留它们;牙缝显露出来,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牙线、牙缝刷,保持牙缝处不存留食物残渣,不再形成新的牙石,我们的牙齿就会一直保持稳固,让我们吃嘛嘛香!
其实,如果我们大家从小好好刷牙、十几岁起就坚持每年洗牙,不让牙石积攒很多,就不会发生牙周炎,也不会形成很大的牙缝,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杨泓
主任医师,口腔科常务副主任,知名专家。
199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学士学位,于北京医院口腔科工作二十余年,能完全胜任牙体牙髓、门诊外科以及门诊手术的工作,并于1999年前往魏公村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进修一年,回科后一直主要从事牙周专业的医教研工作。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牙颌颜面医疗美容分会理事,北京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
本文是杨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