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治疗骨肉瘤不一定要截肢?
什么是骨肉瘤
首先,大家知道骨肉瘤是一种什么肿瘤吗?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于骨骼的恶性的肿瘤,占到所有骨骼原发恶性肿瘤的三分之一。骨肉瘤它的恶性程度非常高,进展的速度快,在门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部分患者在几周,甚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出现了肿瘤的迅速增大以及转移。同时骨肉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一种骨癌,那么不同于其它的肝癌、肺癌以及乳腺癌这类恶性肿瘤,骨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它的好发年龄在10-25岁之间,占到了所有青少年及儿童原发恶性肿瘤的5%。骨肉瘤一般好发于膝关节的周围,主要在大腿的远端以及小腿的近端,其它也可以见于骨盆、脊柱以及上肢这些部位,膝关节部位的诊断占到了50%。骨肉瘤在20%的患者初诊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远处的转移,肺部是最主要的转移部位。骨肉瘤它的致死、致残率较高,对于家庭以及社会的负担非常的重,及早的诊断及规范的治疗对于改善骨肉瘤的预后非常重要。
如何及早发现骨肉瘤
骨肉瘤常常由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以及是否发生扩散,它的临床表现不同。最常见的早期表现包括了疼痛以及肿块,早期是一种间歇性的疼痛,可轻可重,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持续性的疼痛,并且进行性地加重。常常患者伴有出现夜间的疼痛,这个是骨肉瘤的特点。随着病程的进展,部分患者可以在疼痛的部位触摸到一个肿块,在按压的时候有明显的疼痛感,部分在触及皮肤的温度也有升高,同时在表面可以看到增粗以及迂曲的血管。部分的患者常常还会伴有一些全身的反应,包括发热、消瘦、面色苍白等等,儿童常常由于这种疼痛不愿意活动,或者是减少活动,并且在步行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跛行的表现。总体而言,骨肉瘤的一些早期临床表现是非常隐匿的,并不特异的,家长一旦出现怀疑,就应该及时地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避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骨肉瘤疼痛与生长痛的区别
首先它发生的原因不同,生长痛是由于骨骼的生长快于周围的肌腱、神经、血管以及肌肉等软组织造成的牵拉,通过休息以及减少活动,多数可以缓解。骨肉瘤的疼痛多数是由于骨骼被肿瘤组织破坏所引起的这种疼痛。这种症状在早期是比较隐匿的,但是细心的家长通过仔细的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他的蛛丝马迹。首先这种疼痛它是一种不规则性的疼痛,早期可以是隐痛或者是钝痛,随着病程的进展,它逐渐的变成了一种持续性疼痛。早期这种疼痛可以通过药物的治疗得以缓解,后期常规的药物治疗并不能缓解这种疼痛。第二点,就是这种疼痛它与运动没有明显的关系,在休息或者静止的状态,孩子仍然有明显的骨骼的疼痛,尤其出现一种夜间痛,夜间痛的这种症状是骨肉瘤疼痛的特点。这种疼痛,通常它加重的速度非常的迅速,有时甚至在隔天就出现疼痛的一个显著的加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全身的反应,包括发热、乏力、消瘦、贫血等一些表现。因此,我们建议孩子如果出现了肢体的疼痛超过3周以上,同时有合并上述的这些临床表现,建议尽早地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
如何早期诊断骨肉瘤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一个验血的检查,其中有两个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以及乳酸脱氢酶,这两个指标在骨肉瘤中它是显著升高的,除此之外,X光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X光是一种简便迅速的检查,可以使医生在短时间之内获得疼痛部位骨骼的信息,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如果有怀疑的时候,我们要进行核磁共振的检查,核磁共振主要给医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我们的诊断。同时可以观察病变的骨骼范围,尤其是骨髓腔内的范围,肿瘤对周围骨骼肌以及肌腱等软组织侵犯的程度,判断肿瘤对于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是否有侵犯,这为我们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除此之外,由于骨肉瘤常常发生肺部的转移,所以肺部CT被我们用于评估患者是否出现了肺部的转移。除此之外,如果诊断中仍然有怀疑的情况下,我们会建议患者进行病理的活检,病理的活检就是取出部分的病理组织进行特殊的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来给出诊断。在我们医院,我们多数进行的是微创的穿刺活检。那么这种活检的方式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患者恢复快的特点。尽管随着医学检验和检查手段的不断的进步,我们在临床中还是会遇到一些疑难的患者,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临床、病理以及影像的专家进行多学科的会诊,来为这些患者给出正确的诊断。
如何治疗骨肉瘤
随着骨肉瘤的手术技术以及化疗方式和化疗药物的进展,目前主要的一个治疗方式是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它主要包括了术前的化疗、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治疗,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明治治疗方式。除此之外,放疗主要是用于局部手术不能彻底切除肿瘤的患者,用于肢体局部肿瘤一个控制。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方式,在部分恶性肿瘤的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遗憾的是,在骨肉瘤的患者中,这些治疗,目前它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及早的诊断,避免误诊误治是保障骨肉瘤疗效的基石。
化疗在骨肉瘤治疗中的意义如何
上世纪的70年代以来,新辅助化疗就已经被应用于骨肉瘤的治疗中,并成为骨肉瘤治疗中关键的环节。新辅助化疗它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杀灭血液中的恶性肿瘤细胞以及潜在的微小转移灶,同时缩小原发的病灶,为我们的保肢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除此之外,手术前的化疗有助于我们判断化疗的疗效,并根据这些化疗的疗效来调整手术后的化疗方案,从而减少局部的复发以及肿瘤的远处转移。那么新辅助化疗实施使得骨肉瘤的疗效突飞猛进,由以前的不足20%上升到了60%-70%,因此化疗在骨肉瘤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一个地位。
其他的药物治疗能否代替化疗
除此之外,大家都知道化疗以后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包括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所以常常有病人会向我们咨询:有没有其它的药物能够代替这个化疗呢?我们知道,目前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科学的发展以及医疗的进步,部分恶性肿瘤的“密码”得以揭示,所以在诸如肺癌、乳腺癌以及恶性黑色素瘤中,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生物治疗,这类新兴的疗法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然而在骨肉瘤中,目前这些疗法并不能取代我们的化疗,或者说并不能达到化疗等同的疗效。除此之外,中药在我国历史悠久,中药是否能够代替化疗呢?从目前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可以作为骨肉瘤综合治疗手段中的一环来辅助其它的这种治疗方式,仅仅依靠中药来治疗骨肉瘤仍然是不够的。因此,化疗仍然是目前骨肉瘤治疗中的最关键手段之一,切莫错过了最主要的治疗手段而舍本逐末,丧失了保肢的最佳机会。
骨肉瘤手术是否必须截肢
治疗骨肉瘤不一定需要截肢,结合新辅助化疗的治疗,临床有80%-90%患者无需截肢。但进行保肢手术有一定的指征,需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进行综合判断。一般认为,2b期前且化疗敏感的患者是具有保肢手术的指征的;若患者对化疗敏感且转移灶可控,即便已经发生转移,也可考虑保肢。另一方面,保肢手术还需考虑到重要的血管神经是否被肿瘤侵犯;在肿瘤切除以后,皮肤、肌肉能够良好的覆盖假体,保肢术后肢体功能是否优于假肢以及患者耐受能力和意愿的问题。
保肢手术的方式有哪些
那么保肢手术的方式有哪些呢?目前经过广泛的肿瘤切除,保肢的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人工假体的置换以及生物重建两大类。在儿童来讲,他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期,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可延长的假体。后期经过微创的手术治疗,延长这种人工关节,从而避免肢体不等长的问题。成年人根据不同切除的长度,我们可以选择组配式的人工假体,除此之外,还有包括人工关节以及异体骨复合的假体。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技术设计出更个体化的人工假体,使得假体与患者更加匹配,功能更好,生存的时间更长。生物假体方面,我们可以将有病的瘤骨切除,通过物理和化疗的方法,杀灭其中的恶性肿瘤细胞,然后将骨头回植入患者的体内。除此之外,在切除肿瘤以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移植异体的骨或者是自体的骨骼移植,然后重建骨骼的完整性,还可以在身体上进行自体的骨搬运手术。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人工材料的发展以及人工假体设计方式的进步,多数的患者可以保存肢体,而且保肢手术后肢体的功能得以改善。
骨肉瘤的预后如何
经过规范的综合的治疗,80%-90%的患者是能够保住肢体的,60%-70%的患者得以长期的生存。尽管如此,40%的患者可能出现耐药和后期的肺转移。因此,早期的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对于改善骨肉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今后,随着科学研究的一个发展,可能为骨肉瘤患者带来一些新的希望!
本文是谢显彪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