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离我们越来越近。
2010 年 18~49 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是 13.2%,而 2017 年同人群的患病率已达 17.5%,增长迅猛。而糖尿病又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失明、肾衰竭、心脏病发作、中风和下肢截肢等严重后果,想想都可怕。糖尿病会遗传,如果直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患糖尿病的人,那你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也很大。而且,除了遗传,家人之间也很可能互相影响,传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糖尿病在家庭中频繁发生。肥胖(体重指数 BMI 大于 24)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BMI 的计算公式是体重 /(身高 × 身高),其体重按公斤算,身高按米算。
身体自带的胰岛受体数是相对固定的,而体重偏重的人体内的脂肪细胞比较多。这会导致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降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糖尿病。长期高热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纤维饮食,不但容易摄入过多能量,还可能让血糖不知不觉升高。长期熬夜也会加重身体负担,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升高患糖尿病的风险。现在人们经常久坐,缺乏运动。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据统计,中国成年人中,35.7%的人都是糖尿病前期,这个比例高达三分之一。如果这些人不注意,其中6%~10%会患上“糖尿病”。如果你想要不被“糖尿病前期”找上门,在体检上得上点心,别简单地测定个空腹血糖就完事了,应该每年都去做糖尿病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除了年龄,下面这些特征任意满足一个,就是糖尿病高发人群,也是建议做筛查的。(1)超重(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m2)或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28kg/m2)和中心性肥胖(也就是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3)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9)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症等,这类人的脖子、腋窝、乳房下、腹股沟会有天鹅绒一样的黑色或棕色纹路);(10)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