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聊哺乳期乳腺炎
哺乳期乳腺炎,顾名思义,就是发生于哺乳期的急性乳腺炎,不管是新晋级的宝妈,还是二胎宝妈们,一不小心,便会被哺乳期乳腺炎骚扰。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哺乳期乳腺炎的相关知识。
首先来看一下哺乳期乳腺炎的分型:
(一)乳汁淤积型
乳房局部肿胀、疼痛,可触及有压痛的肿块或增厚区,皮肤无明显红肿,皮温可升高,一般无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二)急性炎症型
乳房局部肿痛,存在硬结,乳房局部红斑形成,伴或不伴皮温升高,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流感样症状以及全身不适感。
(三)乳腺脓肿
病变区乳房皮肤红肿,可扪及肿块,可触及波动感,明显压痛,如果使用了抗生素,上述症状可减轻。
再来看下哺乳期乳腺炎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血常规:帮助判断是否伴有细菌感染。
(二)超声检查:观察炎症的范围及程度,尤其是协助判断有无形成乳腺脓肿,评估脓肿的位置、大小及深度。另外,可以观察有无其他合并的乳腺疾病。
(三)细菌培养:如果形成脓肿,抽取脓液可以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能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接下来看一下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奥,这可是重中之重。
总的来说是保证充分休息,充足睡眠,继续母乳喂养,及时排空乳汁,合理使用抗生素、退热药物,形成脓肿者,及时引流脓液。
(一)建议继续哺乳,除非是脓肿切开引流后,脓液污染乳头乳晕区域,无法继续母乳喂养;脓肿切开引流后发生乳汁漏,影响脓肿愈合;因产妇身体状况而不建议母乳喂养等。
(二)乳房按摩:按摩前注意洗手、保暖,按摩的力度要适度,切忌暴力按摩,应避免直接按压红肿疼痛区域,避免导致疼痛的按摩和各种形式的强力按压,因为这会增加腺组织的损伤及水肿,从而加重病情。
(三)排空乳汁:可使用电动吸乳器进行吸乳治疗,可佩戴大小合适的吸乳护罩,但乳头乳晕存在炎症时避免吸引,可选择手法排乳,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
(四)药物外敷:可选择25%硫酸镁湿敷,每次20 min,每日3次,皮肤破损时禁用。也可选择如意金黄散用蜂蜜调糊,均匀涂抹在大纱布上,贴放在患处,每日1次。另外也可以选择单纯的热敷。
(五)发热的处理:发热时可继续哺乳,退热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
(六)抗生素的使用:发病48小时内一般为单纯乳汁淤积型乳腺炎,应及时给予排空乳汁、热敷、退热等处理,不需要应用抗生素,如病情进展,发生细菌炎性感染,可选择抗生素应用。
(七)形成乳腺脓肿的处理:首选脓肿穿刺引流术,必要时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八)回乳:建议积极哺乳,如因病情需要回乳,可选择口服乙烯雌酚,每次5 mg,每日3次,连服3~5 d;也可选用服中药回乳如炒麦芽120 g,加水煎汤,分3次温服。回乳需要循序渐进,避免乳房极度积奶,可分次适当排除少量乳汁。
俗语说:百病防为主。哺乳期乳腺炎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非常影响宝妈们的生活质量和哺乳体验,所以还是预防为先:应当采用正确的哺乳方式;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乳汁淤积都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切忌暴力排乳;要充分有效的休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产后抑郁、焦虑也是乳腺炎形成的诱因之一,所以,宝妈们还要有个好心情奥!
本文是刘登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