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靶向药物的选择
晚期肝癌的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为主。局部治疗就是指针对病灶局部进行的治疗,常见的方案有:介入治疗(动脉化疗栓塞、动脉灌注化疗等)、放疗、射频消融等治疗;靶向药物多是口服或静脉滴注的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简称TKI),是抗肿瘤血管生长、抑制肿瘤生长的药物;免疫治疗指通过药物抑制PD1\PDL1\CTLA4等肿瘤免疫逃逸分子,使机体对肿瘤的免疫杀伤再次激活,从而杀死肿瘤。
局部治疗、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是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局部治疗常被比作治疗肝癌的常规武器,是在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未出现时,肝癌的常规治疗方法;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为新武器,具有副作用小等优点,但价格较贵,随着多种靶向药物已进入医保,目前以降价很多,并有很多患者在靶向药物的治疗中获益。目前越来越多的靶向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显示出效果,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是患者以及医生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肝癌靶向药物有很多,目前报道的靶向药物及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见图片,每种药物或者连用方案的ORR(客观缓解率)是指肿瘤用药后缩小达到一定量并且保持一定时间的病人比例,ORR越高,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这时可能会有人说,那我直接选择ORR最高的治疗方案不就好了吗。理论上是对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研究中的ORR的比例仅仅是个概率,对于单个病人来说,用药前无法确定哪个治疗方案有效。通常可以选择一种药物或者联合用药方案,根据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及反应来调整用药方案,如果治疗后有效则继续用药,如果无效则更换药物。
目前的治疗策略的选择趋势有:
1、更倾向于联合,无论是TKI与免疫的联合,还是双免疫联合,联合的效果优于单药;
2、局部治疗的作用不可忽视,局部治疗与靶向、免疫的联合有时会有好的效果;
3、无论如何联合,副作用仍然需要密切关注,有时副作用才是限制药物选择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肝癌的靶向药物选择,需要充分评估肝脏功能以及全身条件,在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联合治疗,在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治疗的副作用,根据治疗的效果调整治疗的药物选择。
本文是陶其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