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文章
发表者:朱晓燕 人已读
2015年美国《耳鸣的临床实践指南》中,依据耳鸣的持续存在时间是否超过6个月分为持续性耳鸣和非持续性耳鸣,依据耳鸣是否恼人分为恼人性耳鸣和非恼人性耳鸣。非恼人性耳鸣由于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及生活,不需要临床处理。而对于非持续性恼人耳鸣和持续性恼人耳鸣的治疗策略是不完全一致的。
非持续性恼人耳鸣,即指耳鸣持续存在不超过6个月的恼人耳鸣。对于这一类耳鸣,建议尽早就医,积极干预,通过充分而全面的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的耳鸣均可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治愈可能。
经过多年临床观察与总结,耳鸣发病因素较多,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睡眠问题,包括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梦中易惊醒或多次醒来。二、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工作学习压力大。
三、噪音刺激,工作环境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或者人为制造的噪音比如入耳式耳机长时间的佩戴。
四、全身基础疾病的控制不佳,比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颈椎病等。
所以,耳鸣的综合治疗也主要围绕上述四个方面,通过病史的询问、专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耳鸣的发病因素。首先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打消病人对于耳鸣的疑虑和担忧,然后告知导致其耳鸣的可能诱因,通过调整生活方式以及用药的方式消除诱因对疾病的负面影响,比如单纯睡眠不佳者使用促进睡眠的药物,有焦虑抑郁倾向的可以使用小剂量镇静剂或者建议精神心理科就诊,避免噪音刺激,全身疾病积极治疗,在以上几点做到的同时,积极使用多种方法治疗耳鸣,包括口服或者静脉用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剂活血抗氧化药物、鼓室注射激素或者神经营养剂、耳穴微针针刺或针灸、服用中药汤剂等等方式。
非持续性耳鸣是可以治疗的,甚至是可以治愈的,要把握好最佳的治疗时机,一旦察觉到耳鸣的发生,应该尽早就医。同时,耳鸣的治疗,在消除诱因后,仍需要一定的恢复时间,耐心与坚持很重要。
本文是朱晓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