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徐晓武 人已读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学的发展,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率已经普遍大幅上升。但有些癌种所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比如胰腺癌。 为什么它的治疗效果总是长期垫底?这背后有哪些生物学原因呢?
第一:胰腺癌很难早期发现。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肿块无法直接被摸到,目前也没有简单的筛查手段。胰腺癌其实并不是完全无法筛查。依靠针对性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内镜超声,增强CT或核磁共振,是完全可以早期发现的。 但上述检查常用于高危人群,比如有家族胰腺癌病史的人。而针对普通大众,我们需要更简单和便宜的筛查手段。相信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不久的将来,简单方便地筛选胰腺癌一定会成为现实。
第二:是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 胰腺癌中最常见的是KRAS基因突变,90%以上患者都携带这个突变。无数研究都表明,只要能抑制胰腺癌细胞的突变KRAS活性,就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杀死癌细胞。 然而目前尚无针对KRAS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可用于临床,科学家们仍在努力探寻。值得欣慰的是另一类靶向药在胰腺癌临床应用中已经成功了! 这就是PARP抑制剂,一类针对PARP蛋白的靶向药。目前上市的PARP抑制剂有好几种,主要被批准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治疗效果最好的人群是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患者。有趣的是,胰腺癌中也有5%-9%的患者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研究发现,这些患者也可以从PARP抑制剂中获益。 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靶向药问世,给胰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第三,就是肿瘤的微环境特殊,药物很难进去。 就像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环境中,每个肿瘤细胞也处在自己特定的微环境中。这个微环境由其它细胞,还有各种有机和无机的化学成分组成。微环境对肿瘤的生长、转移、耐药等特性都非常重要。 胰腺癌的微环境非常奇特,最大的特点就是“裹得严实”:各种各样的微环境细胞及它们分泌的各种成分,包括大量透明质酸(玻尿酸),形成了“间质”,就像一个强大的保护罩,把肿瘤细胞包裹在中间。因此,科学家普遍认为,要突破胰腺癌细胞治疗的瓶颈,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攻击癌细胞,另一方面要削弱保护癌细胞的微环境。 怎么削弱微环境呢?目前还没有定论,科学家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
总结一下。 第一,要找到简单有效的筛查手段。 第二,要开发针对胰腺癌中基因突变,尤其是KRAS突变蛋白的靶向药。 第三,要找到消除胰腺癌间质保护的办法。 突破这三点,我们就有希望看到胰腺癌早日被攻克,成为一种慢性病!
PS:更多胰腺肿瘤相关问题可在好大夫网上诊室与我沟通!
本文是徐晓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