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凯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子宫内膜癌病理报告的主要内容

发表者:张红凯 人已读


1. 几个概念

子宫癌:包括内膜癌、癌肉瘤、神经内分泌癌。

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型: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的不同,将子宫内膜癌分为POLE突变型(超突变型)、MMR丢失型(高突变型/微卫星不稳定型)、p53突变型(高拷贝型)、普通型(低拷贝型)。目前资料显示POLE突变型患者只需接受手术无需化疗即预后良好;p53突变型患者预后较差;普通型患者预后稍好于MMR丢失型。在对内膜癌进行分子分型时,建议先进行POLE基因的测序检测,然后依次进行MMR、p53的免疫组化检测。p53突变型可见于高级别子宫内膜样癌、浆液性癌及透明细胞癌等组织学类型中。

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型:对子宫内膜癌进行组织学分型有时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高级别子宫内膜癌(高级别子宫内膜样、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等)进行分型时极具挑战,现实中可能存在专家之间诊断不一致的问题;当有显著的核异型时应考虑浆液性癌的可能;癌肉瘤(也称为恶性Müllerian混合瘤[MMMT])目前被认为是高级别化生癌,诊断时需同时有高度恶性上皮成分和高度恶性间充质(肉瘤)成分。

术中冰冻及术前活检与石蜡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的差异:文献显示,随着组织学级别的提高,术中冰冻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及术前判断组织学与术后石蜡标本的差异可达10-20%;原因在于冰冻/术前活检取材的局限性及肿瘤的异质性。因此,在与患者沟通时应注意。

淋巴结转移几率的术前估计:通常,中-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肌层浸润深度<50%;肿瘤小于2cm的肿瘤转移几率较小,因此,在全面评估基础上可对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或有限淋巴结清扫;肉瘤患者不建议进行淋巴结清扫。

前哨淋巴结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目前该评价仅用于研究。<0.2mm的肿瘤细胞团被定义为孤立肿瘤细胞,不改变N分期(pN0 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文献结论尚不一致。pN1mi:区域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0.2mm但不大于2mm)。

林奇综合征(LS):所有的四种MMR 蛋白(MLH1, MSH2, MSH6, PMS2)中的一种或多种表达缺失(免疫组化法)常预示林奇综合征的可能,但MLH1缺失者应先进行MLH1启动子甲基化或伴有BRAF V600E突变检测;其他蛋白缺失者或虽无缺失,但有较强的内膜癌/结直肠癌家族史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胚系基因检测及遗传学咨询。

HER2检测:高级别的浆液性癌应进行HER2染色。评价标准于乳腺癌类似:10%以上的肿瘤细胞呈弱至中度完全膜染色或≤10%的肿瘤细胞膜强阳性为2+;周膜染色完整且>10%的肿瘤细胞强阳性判为3+;>10%的肿瘤细胞有微弱着色即可判断为1+。

P53的检测:突变类型的不同可导致不同的染色模式;热点突变通常会导致90%以上的肿瘤细胞强表达p53蛋白;无义突变会导致细胞核缺失表达(全阴性,但需注意内对照);另外,部分突变可导致胞浆内强表达;p53的强表达通常见于浆液性癌中,但少数高级别内膜样癌也可有p53的强表达,因此,p53的染色状态不能作为判断内膜癌类型的绝对指标。

2. 切除的子宫癌标本病理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1) 子宫切除术式(全子宫切除、子宫双附件切除、根治术)

2) 大体标本完整性性描述(完整、已被剖开、散碎、其他)

3) 肿瘤所在位置(子宫内膜、子宫下段、息肉样)

4) 肿物大小

5) 组织学类型

6) 组织学分级

7) 肌层浸润深度(mm)(是否伴有腺肌症,腺肌症是否有肿瘤累及;浆膜是否受累)

8) 子宫下段是否受累及浸润深度(mm)

9) 宫颈间质是否受累

10) 淋巴血管是否受累(在肿瘤周围寻找,在I期患者有重要意义)

11) 其他组织/器官受累情况(输卵管、卵巢、阴道、子宫旁组织、腹膜、大网膜、其他)

12) 腹膜/腹水细胞学是否阳性

13) 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数目(前哨淋巴结(SLN)建议进行超分期方式检测可能的较小转移;孤立肿瘤细胞分期仍为N0(i+),但应在MDT讨论辅助治疗时予以重视;区分盆腔淋巴结、髂总动脉、主动脉旁淋巴结受累;分别记录孤立肿瘤细胞、微转移、宏转移的淋巴结数量)

14) 宫颈切缘或阴道切缘情况;宫旁/宫颈旁切缘

15) 是否有癌前病变(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 AH/子宫内膜上皮内瘤 EIN)

16) 对III、IV期病例及复发病例中,应行ER、PR检测,>1%记为阳性

17) 晚期或复发性浆液性癌应行HER2免疫组化(IHC)检测(对lHC结果不确定的病例行HER2 FISH检测)。

18) 分子分型结果(建议对所有标本进行MMR检测)

19) 建议对晚期或复发患者进行NTRK 融合检测

20) 建议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TMB(肿瘤突变负荷)检测

21) (y/r)pTNM分期

参考文献:

1. NCCN 2021 第3版;

2. CAP 2020版;


本文是张红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