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倩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近视六问

发表者:汪晓倩 人已读

每年过完暑假,学校里的小眼镜又增添了几个,如今的班级里不戴眼镜倒已成了稀奇事。

1.近视是什么?

眼球就是一个照相机,照相机镜头成像在底片之前就是近视,因而近视常可以归结到两个结构因素上,一是照相机镜头折光性太强,叫做曲率性近视,二是照相机镜头与底片之间的距离太远,叫做轴性近视。镜头的部分在三岁之后的变化是很小的,所以学龄近视的出现多归咎于眼轴增长。除此之外,当然也存在一些特殊类型的近视,如病理性近视、各种眼病引起的形觉剥夺性近视、血糖波动引起的突发性近视等。

2.造成现在近视高发的原因是什么?

从宏观的来讲,存在几大因素,一是应试教育的体制(大量长时的近距离用眼),二是宅文化(不论大人小孩都喜欢窝在家里,娱乐活动也都在室内),三是缺乏正规的视光健康服务的提供者,没有途径获得正确的防控理念,以为在保护视力,其实是做无用功。从具体的个人来讲,跟基因、围产期情况、用眼环境习惯都有关系。

3.具体有哪些误区呢?

误区太多了,首先是近视的判断上,以为视力小于1.0就是近视,视力小于1.0的原因很多,可以是远视,也可以是散光,也可能是正在发育过程中,有的需要干预,也有很多并不需要,譬如5岁小朋友200度远视,视力0.6,这是发育过程中的状态,只要观察即可,而戴镜或训练只会让远视迅速消失,而以后更容易近视。对于少儿,正确的近视判断,应该是调节麻痹的状态下验光,即我们常说的散瞳验光,才能明确是否近视,是否需要干预。而验光操作也有讲究,要有标准的验光环境、综合验光仪,也要有标准的验光流程。

第二,在配戴眼镜的方式上,常有家长拒绝戴镜,认为戴了就摘不下来了,或者要求配浅一点,其实这是一种掩耳盗铃,不戴,近视就没有了吗?仍然有,甚至会涨得更快。另一类家长认为应该看黑板戴,平时不戴,这也是误区,只有内隐斜、调节过强的小朋友适合这样的戴镜方式,而多数近视眼都是外隐斜,并不适合这样戴镜。同样,双光镜、渐进多焦镜也只适用于内隐斜、调节过强的小朋友,而多数近视儿童也是不适合的。

第三,在用眼的习惯上,以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就能防控近视,其实看书、写字、弹钢琴、画画,又何尝不是造成近视的用眼因素呢?所有长时的近距离用眼都会造成近视的发生发展,看电视30分钟,弹钢琴一个小时,后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复旦曾经做过一项临床观察,发现学钢琴和画画的小朋友近视发病率更高。不能因为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就只强调不能看电视、玩电脑,也应该强调有限度的看书、写字、弹琴、画画才是。把时间留出来到户外去,户外活动越多,才能真正的减少近视发展。

4.有没有办法让近视消失呢?

有的,但这些手段并非是让眼球回到缩小的状态,而是通过光学手段改变度数。18岁以后可以做近视矫正手术,近视可以消失,不用戴镜,虽然目前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需要提醒的是,即使做了手术,近视确实是消失,但眼球结构上仍然存在近视眼球的特征,即眼轴长,易患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疾病。而18岁之前可以通过角膜塑形镜,夜间戴镜,白天近视就消失了,但因眼球的整体结构未变,所以停戴后,仍然会回到之前的近视度数,所以,戴角膜塑形镜的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白天不戴眼镜,更重要的是为了度数尽量长得慢。当然,也并每个人都适合。

5.近视有没有什么药可以用呢?

对于近视防控来说,唯一效果明显的药是阿托品,可惜高浓度阿托品的副作用明显,而且停药后的近视反弹明显,且国内低溶度阿托品的正式批准上市还有个过程,所以在目前临床上有“院内制剂”的方式在谨慎地使用。而其他各类防控药,起的只是理论上存在的作用,缺乏确切的证据。

6.应该怎样正确地预防近视呢?

首先,应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每半年检查一次,这就像量身高,可以直观地看到小朋友眼球发育的速度,发育过慢,需要踩油门,而一旦发现过快,则及早踩刹车,使他停留在这一阶段。屈光发育档案可以在近视前就发现高危人群,以免等到了亡羊才来补牢。

第二,从近视的源头上着手,增加小朋友的户外活动时间,父母应该给小朋友做好时间规划,既不耽误学习,也获得更多户外活动时间,应该告诉小朋友课间应该到教室外面通过室外光照和视觉环境打破持续看近的近视信号,还应该注意小朋友的握笔姿势,60%的小朋友握笔姿势不正确,才导致坐姿不好,趴在桌子上,所以要坐直,得先看握笔姿势。

第三,已经出现视力异常,应尽早至正规的医疗机构明确诊断,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合理的矫正控制方案,以达到控制度数增长的目的。


本文是汪晓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