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尖足(足尖着地)
正常的尖足
很多宝宝在家长扶腋下站时会出现足尖着地、脚后跟翘起的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尖足。
这大多是早期孩子下肢负重还不太好,孩子下肢力量还比较弱,加上大人扶腋下时会给一个向上的力,宝宝在这个力的带动下会出现尖足的情况。
这一般在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出现。
其次是在孩子10个月左右开始自己扶着桌边、沙发边、床沿站立时,孩子也可以会出现这个尖足的情况,特别是这些边边较高或孩子想拿取高处物品时出现。
这种情况大多属于正常现象。
临床上常发现扶腋下时大人手往下放一点,稍微给个向下的力;或者孩子自己扶物站时,给调整一下高度,孩子自己就能把脚放平了。
如果经过调整,孩子还是有尖足的情况,也不一定就是有问题,可以再检查一下足背屈角是否正常,以及观察孩子的整体发育状况和围产期的临床情况。
有研究发现,无任何高危因素和发育问题的孩子中约有20%也会出现尖足的现象,远期追踪至孩子2岁,到孩子能走、跑、跳的阶段,孩子发育没有任何问题。
异常的尖足
异常尖足的孩子,大多有高危因素或者脑损伤病史,当然也有少数找不出原因而出现异常尖足的孩子。
这类尖足多是由于踝关节肌张力高导致的。而且尖足往往不会是一个独立出现的症状,大多是伴随有其他异常的姿势或发育障碍,如大运动发育落后、下肢抗重力活动差、剪刀步态等。
还有做足背屈角检查时,角度异常。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时,建议就医处理,让医生分辨孩子是否正常。
足尖着地是不是脑瘫呢?
脑瘫发生于有脑损伤的孩子,正常儿和大部分早产儿没有脑损伤,一般不会发生脑瘫,所以不必因足尖着地而紧张,可以自己测查足背屈角。
如果是32周以下出生的小早产儿或有其他有脑损伤的婴儿怀疑有足尖着地的表现时,要慎重,最好到医院找小儿神经科医生检查。
总结,如果怀疑宝宝有足尖着地的现象,可以通过检查足背屈角判断正常与异常。做不成功的时候,建议到儿保科找专业人员检查。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