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到顽固性高血压时,要警惕是否有肾动脉狭窄
张大爷今年64岁,高血压病史6年余,平时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基本正常。近半年总感觉头晕,血压高达190/110mmHg,尝试过多种降压药但下降不理想,整天头晕乎乎的,脚下象踩着棉花,有几次还差点跌倒。多方咨询后,来到我院介入科门诊就诊。按照高血压诊疗常规,张大爷进行了各项相关检查,腹部增强CTA检查示左肾动脉起始段局限性狭窄(约80%)。这样我们也就找到了引起张大爷顽固性高血压的元凶:肾动脉狭窄。
红色箭头示左侧肾动脉起始段明显狭窄
经过我们科医生充分讨论后制定了治疗方案——为张大爷进行肾动脉造影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在大腿根部股动脉打个小眼,把导丝顺着血管插入到肾脏狭窄病变的血管,再把血管支架放到狭窄部位,像伞一样撑开血管让血管扩张,让血流变得顺畅。手术中造影证实了术前CT的左肾动脉动脉狭窄,经过讨论后我们给张大爷置入了一枚肾动脉支架。
红色箭头示术中造影显示左侧肾动脉狭窄明显
红色箭头示支架植入术后血管明显扩张
术后,在服用单一降压药的情况下就可以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血压降了下来,患者感觉舒适了很多。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不仅降低了患者因为高危高血压对身体器官带来严重损害的风险,还避免了肾动脉狭窄导致的缺血性肾损害。
那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为什么高血压会跟肾动脉有关。
一、为什么肾动脉狭窄时血压会高
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肾动脉狭窄会造成血压升高呢?这是因为当肾动脉发生狭窄之后,肾脏的血液灌注量下降,使肾脏缺血、缺氧,就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促使全身的动脉收缩,升高血压。也就是说,当肾脏供血不足的时候,肾脏就会“决定”升高血压。这本身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就是当人体受伤失血,血容量不足的时候,用来维持血压,保证机体重要器官的供血。但是当肾动脉发生狭窄的时候,就会使肾脏产生“错觉”,认为人体处于失血状态,于是激活了RASS,就造成了血压的异常升高。
二、造成肾动脉狭窄的因素有两种
引起肾动脉狭窄的病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纤维肌发育不良,与遗传有关,多在青年时期发病,大约占肾动脉狭窄的10%。第二种是肾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硬化斑块的增长造成了肾动脉的狭窄,是肾动脉狭窄90%的原因,主要见于老年人群。而粥样硬化的原因,则是由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因素造成的。上述因素中,高血压是重要原因。也就是说,高血压会造成肾动脉狭窄,而肾动脉狭窄反过来又会加重高血压,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三、什么情况要警惕发生了肾动脉狭窄
在发生下列情况时,要警惕是否发生了肾动脉狭窄。
1、发生难以控制的、顽固的高血压,或是血压情况突然恶化。
2、检查肾功能时,尿素氮、血肌酐的含量显著增高。
3、检查肾彩超时,发现肾脏有萎缩的情况。
4、发生急性肺水肿,伴有高血压危象。
5、在使用“普利”、“沙坦”等降压药物后,如果发生了急性肾功能不全,则可能意味着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
四、如果确诊为肾动脉狭窄怎么办
通过肾动脉超声、CT、核磁、肾动脉造影等多种检查方式,都可以对肾动脉狭窄进行确诊。如果确诊了肾动脉狭窄,需要进行强化降压治疗。大多数肾动脉狭窄所致的高血压为肾素依赖性,通常以对肾素有抑制作用“洛尔”类降压药为基础,联合其他降压药物组成治疗方案。
要注意的是,“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物可以改善肾功能,有保护肾脏的作用。但是对于双侧肾动脉都有狭窄的患者,两药可能会诱发急性肾衰竭,需禁用。在降压的同时,还要对血脂、血糖进行控制,而且必须戒除烟、酒。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进行球囊扩张或是支架解除肾动脉狭窄。
当肾动脉狭窄解除之后,就可以缓解高血压异常升高的症状。但肾动脉狭窄不能彻底根治,而且会进行性发展,所以要在医生指导下持续治疗,以减轻及消除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对预期寿命产生影响。
总结一下,当遇到顽固的严重高血压时,需要对肾功能进行检查,警惕发生肾动脉狭窄。及时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就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肾脏损伤和肾功能衰竭了。高血压患者要多关注自己的肾脏功能,每3~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本文是张艳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