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艳阳 三甲
张艳阳 主治医师
中山三院 介入科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的那些事儿

1954人已读

脾脏位于人体左上腹部,在膈肌之下,呈卵圆形。正常成人脾脏大小长约10-12cm,宽约6-8cm,厚约3-4cm,重约150-250g。脾脏生理机能:1吞噬破坏衰老的血细胞;2储存血液;3血液滤过;4具有免疫功能。

1631694103195477.jpg

脾功能亢进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可导致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并产生严重后果的一种疾病。最常见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有的同时还有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和血色素的降低。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脾切除术。但由于脾切除术往往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血,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现多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为代替疗法。

1631694147162372.jpg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已成为脾功能亢进首选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使之缺血梗死、机化萎缩,从而使脾脏体积缩小,潴留和吞噬作用降低,破坏血细胞的抗体减少,最终外周血象好转。脾动脉部分栓塞可以改善脾功能亢进,短期内可有效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较快,为一种较理想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进,还可以进一步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是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插入一根很细的导管(直径约1.5mm),在X线透视观察下,将导管插入到脾动脉后,经导管注入适量特制的颗粒栓塞剂,栓塞脾脏部分的小动脉,使相应部位的脾组织缺血、梗死、固缩,进入脾脏的血液减少。这样既纠正了脾功能亢进,又保留了正常的脾脏功能。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势,大部分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1631694170258145.jpg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所起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脾脏缩小,并形成纤维包膜,可限制脾脏再生;2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升高;3一分部患者可以改善肝功能,胆红素水平下降;4降低门静脉压力;5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缓解或推迟发生晚期肝硬化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门静脉高压性胃肠道疾病,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顽固性腹水,感染,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等。如果需要抗病毒(干扰素)治疗,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可使白细胞、血小板升高,避免治疗期间血细胞进一步降低。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相关的一些问题:1.术后反应,腹痛、腹胀、发热等,反应程度和时间不等,一般数天后逐渐减轻,需对症治疗;2.脾脏巨大时,一次栓塞术后反应较严重,需要分成二次或多次栓塞。

术前准备

1.器材准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高压注射器,脾动脉造影导管导丝,穿刺针,造影剂,明胶海绵或不锈钢螺圈等栓塞材料。

2.常规术前检查,明确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原时原时间、血象及脾脏肿大程度。

3.术前30min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并发症

1.栓塞后综合征

部分脾栓塞后几乎所有患者皆有一过性发热、左上腹疼痛和食欲不振。发热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持续1~3周,中度腹痛,对症处理即可。

2.支气管肺炎胸腔积液

多见于左侧,与脾栓塞后疼痛限制左侧呼吸运动及反应性胸膜炎有关。经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可以恢复。

3.脾脓肿

为细菌感染所致。与脾栓塞后脾静脉血流减慢、肠道细菌逆流入脾组织及无菌操作不严有关。控制栓塞范围、严格的无菌操作及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可有效降低脾脓肿的发生率。一旦出现脾脓肿,应积极抗炎,尽早穿刺置管引流,或行外科手术治疗。

4.脾破裂

栓塞后脾脏淤血、水肿,当有囊肿或脓肿形成时,可能出现脾破裂。一经发现需立即手术治疗。

5.意外栓塞

常因栓塞剂应用过量所致。深入超选插管和透视下缓慢注射栓塞剂是避免意外栓塞的关键措施。

1631694267394453.jpg

文章引自星火介入医学声及第八版《外科学》,内容有删减,侵删!

张艳阳
张艳阳 主治医师
中山三院 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