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韩兵 三甲
韩兵 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警惕少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髓样癌

1658人已读

随着大众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甲状腺结节早已不再是陌生名词,并且很多人都听说过“甲状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即使是恶性的也是最懒惰的肿瘤”这样的话,但是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还有一小部分甲状腺癌并不那么温和。我们的患者老金(化名)遭遇的就是这样的一种甲状腺癌

去年10月,老金(化名)到上海某医院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其中最大的结节直径大于2cm,因为平时不痛不痒毫无感觉,老金自己觉得应该没啥大事,但结节确实又比较大,经朋友推荐,就来到九院内分泌科就诊。门诊B超检查发现甲状腺双侧多发结节,但在那个最大的结节旁边有一个大小约5mm的小结节,呈垂直样生长,这高度提示恶性可能较大,因此建议患者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同时检测了血清甲状腺功能和降钙素水平。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正常,但是降钙素轻度升高,病理结果却是:甲状腺髓样癌不能排除。老金一时无法接受这个结果,经过医生的耐心开导,老金终于知道甲状腺髓样癌的恶性程度比乳头状癌高多了。为了得到确切的诊断,患者同意择期复查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

我们在第二次做细针穿刺的同时,留取了穿刺液检测降钙素浓度,同时检测了甲状腺髓样癌的致病基因—RET基因。这次的病理结果仍显示甲状腺髓样癌不能除外,但穿刺液降钙素提示大于2000pmol/L,基因检测提示存在RET基因突变。至此,老金明确诊断为甲状腺髓样癌。2周后,老金到普外科做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了我们之前的穿刺结果,考虑为甲状腺髓样癌,但幸运的是未见到颈部淋巴结和周围组织的转移。

甲状腺髓样癌是继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腺癌的第三种甲状腺恶性肿瘤,据估计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占0.4%-1.4%,但恶性程度却高于常见的乳头状癌和滤泡腺癌。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四分之一的病例发生在遗传性多发内分泌腺瘤的患者中。甲状腺髓样癌的10年疾病特异性死亡率为13.5-38%,其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甲状腺癌死亡总人数的13.4%。手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髓样癌的唯一方法,而肿瘤的分期是预后的关键因素。局限在甲状腺内的髓样癌患者,10年生存率可达95.6%,而出现局部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10年生存率仅75.5%和40%,但由于髓样癌的超声图像缺乏典型特征,为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扰,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经有淋巴结转移。降钙素是甲状腺髓样癌的重要标志物,在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筛查降钙素可提高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效率,可以在髓样癌的早期阶段发现肿瘤


韩兵
韩兵 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