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玫瑰痤疮诊断和鉴别
玫瑰痤疮的诊断标准包括必备条件和次要条件,同时满足必备条件和至少一条次要条件的患者即可诊断为玫瑰痤疮。
必备条件:
面中部(面颊、鼻部、口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且温度变化、情绪波动或紫外线照射等因素会影响面中部潮红的程度。
同时要排除因外用或内服药物等明显诱因而引起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的面部潮红或红斑。
次要条件:
(1)面部皮肤出现灼热、干燥、疼痛或瘙痒等主观症状;
(2)面中部可见毛细血管扩张;
(3)面中部可见丘疹、丘脓疱疹;
(4)以鼻背为主的肥大增生改变;
(5)眼部症状(包括瘙痒、疼痛、视物模糊、异物感等自觉症状)。
鉴别诊断如下
1 敏感性皮肤
敏感性皮肤是指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皮肤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可累及皮肤任何部位,尤其是面部。临床表现是皮肤受到刺激(物理、化学、精神等)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自觉症状,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大部分患者的皮肤外观是基本正常的,少数人可能有皮肤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或鳞屑等症状。玫瑰痤疮与敏感性皮肤可能存在于同一患者。
2 寻常痤疮
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大部分患者青春期过后症状可自然减轻或痊愈。面部为皮损的多发区域,其次是胸背部、肩部。皮损类型主要为粉刺、炎症性丘疹和脓疱。寻常痤疮的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能伴有疼痛。根据皮损的表现,寻常痤疮可以分为三度四级[11],分别是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炎性丘疹;中度(Ⅲ级):脓疱;重度(Ⅳ级):结节、囊肿。因此,玫瑰痤疮与寻常痤疮可以根据好发年龄、发病部位等方面进行鉴别。玫瑰痤疮与寻常痤疮也多同时存在。
3 面部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浅表炎症性皮肤病,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皮脂腺丰富区如头面部、躯干部好发,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面部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皮损为油腻性、鳞屑性黄红色斑片,临床表现多以前额、鼻唇沟、眼睑为著,其中眼睑受累呈睑缘炎表现,睑缘由红的细小的白色鳞屑覆盖。
4 面部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皮肤接触部位甚至其他部位发生的一种炎症性反应。皮损表现包括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大多数患者有瘙痒、灼热、肿胀、疼痛等自觉症状。
5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可累及全身多脏器。本病多有皮肤症状存在,临床表现为面部皮疹、皮肤血管炎、黏膜损害和盘状红斑。面部蝶形红斑是本病最具特征性的症状,皮损多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红斑或丘疹,对称分布于两侧颧颊部和鼻背部,呈蝶翼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必要时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和免疫学检查与玫瑰痤疮进行鉴别。
6 颜面粟粒样狼疮
颜面粟粒性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主要分布于颜面中部及眼睑。皮损表现为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疹或结节,半透明状,多呈淡红或淡褐色,玻片压诊可呈苹果酱色,一般无自觉症状。破溃后可留有凹陷性瘢痕。发生于下眼睑处的皮损分布排列呈线状隆起。
7 激素依赖性皮炎
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含激素制剂引起的一种皮肤病,一旦停药则原有皮肤病复发、加重,迫使患者使用激素[18]。该病可见于各年龄段患者。其临床表现为:(1)皮肤变薄、潮红伴毛细血管扩张;(2)痤疮样皮炎:粉刺、丘疹及脓疱;(3)色素沉着;(4)皮肤老化:皮肤干燥、脱屑、粗糙,甚至萎缩;(5)毳毛增粗变长。自觉症状:有灼热、瘙痒、疼痛及紧绷感。
由于上述疾病与玫瑰痤疮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且可与玫瑰痤疮同时存在,在临床诊断中应提高警惕,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
文献参考[1]袁隆,袁媛,杜华.玫瑰痤疮的鉴别诊断[J].甘肃科技,2021,37(08):151-153
本文是雷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