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1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性肾癌病例
本文分享一例本团队使用PD-1单抗联合靶向药物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性肾癌的病例。患者在治疗后肿瘤分期降期、瘤栓降级,降低了手术难度;且治疗期间安全性佳,给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一般资料:男性,50岁
主诉: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1周
现病史:无明显诱因低烧2月,体温波动在36.5-37.5℃之间,未经诊疗;排尿正常
既往史:5年前诊断2型糖尿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
个人史:无吸烟及饮酒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入院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明显肿大
心率105 次/分,律齐,心音有力
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双肾区无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
影像学检查:
增强CT:右肾下部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大小约69mm×56mm×53mm,突出于肾脏轮廓之外,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侵犯肾周脂肪囊及肾窦脂肪,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皮质期病变内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图一:新辅助治疗前肾脏增强CT
腹部大血管彩超:右肾静脉、右肾静脉入下腔静脉以上管腔内可见稍高回声光团,可见延伸至右心,范围约127x32mm。
图二:新辅助治疗前腹部大血管彩超
CTV检查:右肾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内瘤栓形成
图三:新辅助治疗前CTV检查
全身骨显像:全身骨显像未见明确恶性病变骨转移征象
胸部CT:两肺下叶后基底段纤维条索,纵隔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等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右肾肿瘤(T3cNxM0),右肾静脉癌栓形成,下腔静脉内癌栓形成(Mayo IV级)
患者在手术前行新辅助治疗,于2021年1月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右肾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考虑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遂接受静滴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200mg,1次/每3周)+口服阿昔替尼(5mg,2次/天)的3周期治疗方案。

右肾静脉明显增粗,其内可见不规则强化影,并向下腔静脉延伸,致下腔静脉腔内较长范围粗细不均匀强化充盈缺损影,下腔静脉内癌栓长约77mm,距第二肝门下缘约27mm。
图五:新辅助治疗后CTV结果
疗效评估:降期/降级(T3c→T3b,Mayo IV级→II级)
本例患者为右肾肿瘤(T3cNxM0),右肾静脉癌栓,下腔静脉内癌栓(Mayo IV级)。术前穿刺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根据患者的肿瘤分期及结合影像学资料等得出患者为局部进展性肾癌。由于患者为IV级癌栓已达心房,虽然目前手术治疗依然是这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式,但常面临大出血、瘤栓和(或)血栓脱落以及体外循环辅助下开胸手术等风险,极大的增加了手术难度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将原发病灶缩小后或者转移灶控制后予以手术治疗,以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近几年,基于PD-1/PD-L1以及CTLA4抑制剂的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取得的进展令人欣喜,有文献指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具有显著改善高危局限性肾细胞癌预后的巨大潜力。目前国内PD-1单抗的选择方案有很多,包括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K药)、纳武单抗(Opdivo,O药)、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以及特瑞普利单抗(拓益)等等。
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研究研究新辅助免疫治疗对肾细胞癌患者的治疗获益,安全性和可行性(定义为接受3/4周期治疗且未延迟手术)为主要终点。共纳入18例计划接受肾切除术的局限性肾细胞癌患者,在术前给与新辅助免疫单药治疗最多4周期,研究结果显示:94%的患者完成了至少3周期辅助免疫治疗(可行性为94%),且没有患者延误肾切除术。因此,高危局限性肾细胞癌患者术前使用新辅助免疫治疗是可行的,未造成手术延迟。类似的,一项II期研究(NCT03680521)评价了新辅助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接受肾切除术前的应用,共纳入20例肾细胞癌患者(95%患者肿瘤分期为T3)。在术前0-2周给与新辅助靶向治疗,后4-6周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主要终点为RECIST 1.1。结果显示:开始系统治疗后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4个月,没有患者复发。在1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研究者评估证实ORR为11.8%,无患者在治疗期间病情进展,显示出免疫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此患者在术前行3个周期的免疫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具体于2021年2月3日、2021年2月25日、2021年3月18日分别接受静滴替雷利珠单抗(200mg)+口服阿昔替尼(5mg bid)治疗。新辅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显示患者的肿瘤分期出现降期:由T3c降为T3b;患者的Mayo分级期出现降级:由IV级降为II级,下腔静脉内癌栓长度变短。不仅如此,在新辅助治疗期间,未监测到患者出现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安全性佳。新辅助治疗结束后,患者于2021年4月行经腹根治性右肾切除术+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手术顺利,术中完整将肿瘤、肾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内癌栓切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患者仍在随访复查中。
因此,对于局部进展期肾癌(包括高分级下腔静脉癌栓、肾门融合淋巴结包绕大血管手术难以切除等)、孤独肾以及双肾肿瘤等病例,通过严格评估后,可行术前免疫联合靶向新辅助治疗,进而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改善肾癌患者的预后。
本文是曾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