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克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不知不觉中,我成了看病专业户”—— 带你了解躯体症状障碍

发表者:廖克军 人已读

29岁的小张老是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天天去医院。


小张:“医生,我最近一年来心脏总是怦怦地跳,慌得很,你看是不是得了啥子重病哦?”


心内科医生:“我看了你的心电图和彩超,检查结果没有什么问题。”


小张:“医生,最近半年我老是觉得腹胀、腹痛,还经常便秘,是不是肠胃有问题哦?”


消化科医生:“你的胃镜和肠镜都做了,都没有问题。”


小张:“医生,我这一个月总是觉得腰酸背痛,肌肉这里痛一下,那里痛一下,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哦?”


骨科医生:“看了你的检查结果都没有什么问题,我建议你去精神科看一下。”


小张:“医生,我最近这一年总是觉得哪里都不舒服,去检查医生都说没有问题,有医生推荐我来看你们科,但是我心理正常得很,是不是挂错号了哦?”


精神科医生:“没挂错,你就是大脑的调节功能出现了异常,你患的是躯体症状障碍。”


您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反复腹痛腹胀;时常觉得心慌、胸闷气短;总是感觉怕冷怕热、腰酸背痛、肌肉僵硬,感觉哪儿都别扭;明明感觉身体确实不舒服,去医院反复检查却查不出任何问题;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比医生还了解各大医院的位置,在希望与绝望之间,被病痛折磨得相当痛苦。


有人会疑惑:他们是不是在装病?


不是,他们其实是患了一种疾病——躯体症状障碍。


躯体症状障碍


如何判断是关键


躯体症状障碍,是患者存在一种或者多种身体不适,并对自身不适或者健康过分担心,造成明显身心痛苦的疾病,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各大医院的科室都能见到患此类疾病患者的身影。如果患有躯体症状障碍的话,会有哪些表现呢?它以复杂多变的身体不适为主,包括:


1.消化系统:腹痛腹胀、便秘腹泻、恶心呕吐、反复打嗝等;


2.心血管系统:心慌、心悸、胸闷、胸痛、血压不稳等;


3.呼吸系统:咽喉异物感、烧灼感、梗阻感、气促等;


4.全身多处疼痛:头痛、肩颈部疼痛、腰背部疼痛、四肢麻木、肌肉跳痛僵硬等;


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口干口苦、忽冷忽热、潮热多汗、尿频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躯体症状障碍呢?这类疾病的患者通常有以下特点:


1.描述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和身体不适,但是检查结果却只有轻度的异常甚至没有异常。


2.反复去医院找医生做全身检查,但对专业医生的解释和检查结果始终不相信。


3.过度关心自身的健康问题和身体微小的变化,往往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患病原因多 积极预防不可少


小张为何会得躯体症状障碍呢?有没有什么预防措施能让我们避免呢?目前躯体症状障碍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但通常与以下原因相关:


1.大量的负面生活事件:包括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情感事业不顺、家庭不和、缺乏关爱等。


2.具有一定的焦虑特质:这类患者通常个性急躁,追求完美,反复犹豫,斤斤计较。


3.无法表达不良情绪:这类患者找不到情绪的发泄口,没有办法正常地通过语言、表情、行为、动作等方式将负面情绪发泄,便以身体为载体,通过心慌、气促、腹痛腹胀、肌肉疼痛紧张等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发泄出来。


患者通常不会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存在问题,或者知道也不愿意表达。在通过心理治疗和进一步的探讨后,便会发现患者身边存在大量的负面生活事件及社会心理因素。


治疗方式多 综合治疗效果好


如果有躯体症状障碍具体该怎么治疗?针对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一般提倡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患者自身的调节四大部分。


1.药物治疗:主要以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请注意,此类药物必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一定要谨遵医嘱。千万不要自行增减药物,这样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


2.心理治疗:包括个体心理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通过个体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身体症状,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团体心理治疗通过与病友相互交流、鼓励,可以帮助患者学习合理发泄情绪和放松自身的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3.物理治疗:物理治疗,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放松肌肉以及神经。


4.自身的调节: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所患的疾病,可以识别、察觉自己的情绪,并调节情绪。患者可以通过向家人朋友倾诉、运动、唱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减少对自己身体症状的关注。


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类疾病越来越常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希望患者能引起重视,到专业医院就诊,针对疾病进行精准的治疗。直面疾病,积极治疗,发现生活的美好。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