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疏通血管”的专业看法
经常听到中老年亲戚朋友说“过段时间会疏通一次血管”,有的是一年一次,有的是一年多次。当问到为什么疏通血管时,有的说血脂粘稠,有的说年龄大了怕脑梗。当问到怎样疏通时,无非是说输液活血治疗。这种做法是否科学呢?
毋庸置疑,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占70%以上,脑缺血、脑梗塞就属于此类疾病。但是,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就“疏通血管”是很不科学的。如果只是因为年龄大,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就想当然地“疏通血管”,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出现新的问题,最严重的的就是脑出血。
专业性的“疏通血管”有没有呢?
有,要分几种情况。
1、急性脑血管闭塞。急性脑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塞,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偏瘫、失语、面瘫等),头颅CT排除了脑出血,建议急诊CTA或DSA明确颅内外血管情况,如发现大血管闭塞,急诊将血栓取出(血管开通)。当然,这个过程时间很重要,一般发病6小时内取栓效果比较好,超过6小时需评估缺血半暗带和核心梗死体积。此外还有很多专业问题。如果发病4.5小时以内也可以考虑药物溶栓,但大血管闭塞溶栓的效果不佳。
2、脑血管慢性闭塞 如果脑血管闭塞时间比较长,或者错过了急诊血管开通的机会,可以做慢性闭塞开通。手术前要做全面的评估,权衡患者获益及风险。一般脑梗塞3-4周,脑血管造影明确导致梗塞的大血管闭塞,脑灌注提示缺血就可以考虑做慢性闭塞的血管开通。
3、脑血管狭窄。包括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大血管的狭窄。这些狭窄绝大多数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如果狭窄程度重是需要治疗的,也可以叫做“疏通血管”。比如颈动脉狭窄做内膜剥脱术,主要就是将颈动脉斑块剥掉,增大血管内径,减少脑缺血、脑梗塞发生率。就像把水管里多年沉积的水垢去掉一样。当然,另外一种方法——支架植入,也是扩大血管内径,改善血流的方式。同样可以起到减少脑缺血、脑梗塞发生率的效果。
所以,不要想当然去“疏通血管”,不仅花钱不治病,而且带来新的问题。建议有病到正规医院诊治。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需规律服药将各项指标控制好,降低脑血管病发生率。如果需要“疏通血管”,要根据具体发病情况,听取专业性建议。
本文是冯保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