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睛干涩、痒痛、疲劳、畏光、流泪————新桥医院干眼门诊来帮您解决!
“早上起床时眼睛干涩甚至都睁不开”、“看电脑或者手机经常感觉眼睛痒或者疲劳不舒服”、“玩游戏时突然感觉眼睛火辣辣”、“眼睛畏光、流泪,特别不舒服”...
这些症状不少人都多多少少有过,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很在意,以为休息休息就没事了。但是,出现以上症状时,要警惕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干眼!
干眼简介
干眼是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出现各种眼部不适的一类常见眼科疾病。
据新桥医院眼科角膜及干眼专家胡春明副教授介绍,我国干眼患者大约3亿左右,发病率可达22%-33%!如此庞大的病患群体正遭受干眼侵扰,但受限于硬件设备、客观条件及观念更新,好多医生和患者还停留在干眼只需要开两瓶人工泪液就能解决的阶段。
导致干眼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
·看手机、电脑时间过长,眨眼次数少;
·45岁以后的更年期女性,内分泌紊乱易导致;
·老年人,睑板腺功能降低;
·环境因素:空调、紫外线、空气污染、高海拔,空气湿度小、干燥;
·佩戴隐形眼镜,滥用眼药水;
·部分全身性疾病
干眼治疗
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那些症状,首先要做的是诊断是不是干眼症,这非常关键(存在误诊或诊断不及时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的情况)。
虽说干眼症无法根治,但采取正确治疗,会有效控制住症状,缓解干眼症带来的各种痛苦。干眼症的治疗,除了手术之外,还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改善生活质量
这个主要从生活各方面去控制,如干燥环境下使用加湿器;减少看手机、电脑的时间;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调节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等。
2药物治疗
包括抗炎、抗过敏、防感染、除螨及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海露,海露是全世界第一支多剂量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目前也仍然是我们国内唯一的多剂量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产品。
3 物理治疗
干眼症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按摩、雾化熏蒸、清洗、冰敷眼贴等,经常做做这些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干眼症症状。
另外,干眼发病率高,对生活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这个病也越来越重视,再加上国内外对干眼症认识逐渐加深,诊疗水平不断提高,相信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从中受益!
新桥医院眼科屈光手术中心简介
新桥医院眼科始建于1950年,经过历代眼科工作者不懈努力,科室已走在西南地区前列。屈光手术中心始建于2007年,历时十余年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学术梯队合理,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眼科学组。中心由著名眼科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激光学分会常务委员、重庆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袁容娣教授主持工作,由胡春明副教授和黄艳明博士负责临床工作。中心长期致力于近视眼防治工作,至今已完成大量近视、远视、散光、老视及眼内晶体(ICL)植入手术,深得广大近视患者及家属信任。中心目前已引进德国蔡司全飞秒激光仪和美国威视准分子激光系统,不仅能够独立完成全飞秒(smile)、半飞秒、表层激光(EK、TransPRK)、SBK、波前像差引导的各种个体化角膜切削手术,也能够完成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CL、PRL)植入手术,可以为广大近视患者提供强有力的软硬件保障。中心还注重相关近视手术的技术研究工作,获国家级专利五项,2017年有3套近视手术视频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
中心位于新桥医院门诊大楼三楼C区,就诊环境宽敞、明亮、舒适,就诊流程合理。先进完善的检查设备以及全新的标准化手术室,使近视眼矫治在安全性、有效性和预测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以“70载的信赖,双眼一生的关爱”为宗旨,令所有近视患者不仅能够乘兴而来,更能够满意而归。
新桥医院干眼门诊出诊专家:
胡 春 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擅长角膜、干眼及近视手术,原西南医院眼科干眼病及近视手术中心负责人。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从事眼科工作近20年,已主刀完成屈光手术超过3万例,包括全飞秒等各种角膜激光手术、角膜移植、白内障和ICL手术,现为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眼科专委会屈光手术组副组长、角膜组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激光分会眼前节组委员和中华健康促进与教育委员会委员,学术上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3部,3套近视手术视频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项目《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
科研上完成院管课题2项,参与完成省部级基金课题1项,获得国家专利5项。尤其擅长各类近视手术、角膜病、顽固性干眼、睑板腺功能障碍(MGD)、螨虫性睑缘炎、睑缘炎相关性角结膜病变(BKC)等眼表疾病的诊治。
开诊时间:
每周一、三、五上午
干眼检查及治疗项目:
眼表分析(泪液堆积量、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检查)和睑缘螨虫检查等
干眼病的治疗方面,药物联合医院物理治疗(如雾化熏蒸、睑板腺按摩)
药物联合家庭护理:热敷、按摩、清洗、除螨及冰敷等
严重的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本文是胡春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