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
导读
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较单一阴道炎症诊治困难,且常伴随着复杂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存在。本专家共识针对4种常见的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需氧菌性阴道炎)而制定。
混合性阴道炎缺乏高质量的流行病学数据、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手段参差不齐,提高对混合性阴道炎的重视,及时、正确治疗,纠正微生态失调,对维护女性生殖健康十分必要。因此,制订本共识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
1.混合性阴道炎的发病率:

2. AV的诊治需要得到进一步重视:AV相关的混合感染数量、比率远高于单纯AV感染。这可能与AV患者阴道pH值升高,阴道酸性环境破坏以及AV相关的阴道黏膜炎症较重,有利于其他病原体繁殖有关。
3. 外阴、子宫颈的感染:在关
2 临床特点?

注各种阴道炎症混合感染的同时,子宫颈、阴道同时存在感染的问题也需要被关注。如外阴单纯疱疹病毒2 型(HSV‐2)、子宫颈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支原体(mycoplasma)及HPV等病原体的感染都可能与阴道炎症同时存在,且往往子宫颈感染症状隐匿,大大增加了诊断的复杂性,临床医师在正确诊断、规范治疗混合性阴道炎的同时对外阴、子宫颈的上述病原体的联合感染也应加以考虑。
3 混合性感染的规范性诊断标准
2016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推出的《阴道微生态评价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应当作为混合性阴道炎诊断的规范性标准。

治疗
1. 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目标: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目标为采用综合性用药方案,杀灭病原体,保护阴道有益菌群并增强其功能。
2. 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原则: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原则为针对不同病原体,选择规范的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同时防止耐药率升高。①包含VVC 的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案建议包含抗真菌药物。②包含AV的混合性阴道炎,针对AV可能的病因可以采用下列药物进行局部和(或)全身治疗:抗菌药物(针对感染),类固醇激素(针对免疫炎症反应),乳杆菌(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雌激素(针对阴道黏膜萎缩)。③包含BV的混合性阴道炎,需注意是否合并性传播感染,因为BV是性传播疾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之一,BV的治疗是性传播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因此即使症状不明显,仍建议针对BV选择抗厌氧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恢复育龄期妇女阴道微生物群以降低其他生殖道病原体的易感性。④包含阴道毛滴虫病的混合性阴道炎属于性传播感染,主要采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并需要治疗性伴。⑤建议除了对于各种感染的治疗外,强调对于微生态失调的纠正。
3. 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顺序:由于混合性阴道炎的症状存在不典型性,对于症状体征不明显的患者宜根据引起症状的主要病原体的种类依次治疗。如VVC或阴道毛滴虫病的相关症状明显者,可先进行抗真菌或抗滴虫治疗,改善症状。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阴道微生态的恢复情况,应加强随访,随访时重点了解症状和体征有无纠正、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再治疗其他病原体。混合性阴道炎的治疗顺序选择问题仍需更多大样本量的临床试验、更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4. 常见混合感染的治疗方案:

5. 针对混合性阴道炎易复发的处理:混合性阴道炎易于复发,增加了治疗难度。对存在多次复发的包含BV的混合性阴道炎患者,建议BV治疗的疗程延长。对包含VVC复发或再发的混合性阴道炎患者,推荐克霉唑阴道片强化后半年内定期巩固的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VVC的复发率。此外,另一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治疗过程中忽视了阴道微生态平衡的调整。因此,也要注意阴道微生态的改善。
6. 混合性阴道炎的阴道微生态治疗:混合感染往往意味着阴道内微生态环境更加复杂,应强调对于微生态失调的纠正。中医药及微生态制剂在治疗混合性阴道炎、恢复阴道微生态环境中有一定的作用。采用乳杆菌等微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及时补充阴道乳杆菌,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这种联合治疗对巩固疗效及预防复发有重要作用。
7. 混合性阴道炎的疗效评价:除了症状、阳性体征和病原体均消失,阴道微生态的评估也是关键指标;如不能进行阴道微生态评价,需阴道清洁度和阴道pH值达到正常。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