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梅其勇 人已读
脑动脉瘤是颅内的"不定时炸弹",它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其中有一种是从介入治疗的角度,根据动脉瘤的形态来分的。包括"窄颈动脉瘤"和"宽颈动脉瘤",所谓的"宽颈动脉瘤"指的是瘤颈的宽度超过4mm或者瘤颈与瘤体的比例大于1:1。
对于宽颈的动脉瘤,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是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支架不仅类似"篱笆"一样保护瘤颈防止弹簧圈突出来,同时还可以改变血流方向,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解剖学治愈很有意义。
但支架辅助治疗需要长时间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波立维、泰嘉等,有些病友对这类药物很敏感,容易导致消化道、牙龈、皮下等部位出血,特别是有些特殊疾病的病友更是如此,比如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
那对于宽颈的脑动脉瘤,是否可以不放支架达到介入治疗的效果呢?
答案是肯定的,可以。比如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或者双微导管技术。
我们今天这篇小文就介绍一例采用双微导管栓塞宽颈的脑动脉瘤。
病人是中年女性,体检CTA发现脑动脉瘤,如下图所示,由于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初步评估破裂的风险比较高。
脑血管DSA造影证实动脉瘤比较大,瘤颈宽,并且瘤囊上有两个"包包"。
我们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将两根微导管分别放在两个"包包"(子囊)内,通过交替释放弹簧圈,让两根弹簧圈"你牵着我,我牵着你"呆在瘤囊内不要突出到载瘤动脉内。
前面两根弹簧圈比较关键,要把动脉瘤栓塞的轮廓编织好。
造影证实弹簧圈都在动脉瘤里面,没有跑出来。
接下来继续用弹簧圈交替填塞动脉瘤,直至填实不显影为止。复查造影载瘤动脉通畅,撤出两根微导管,这台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就顺利完成了。
本文是梅其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