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血糖高了怎么办?
医生,我每年体检血糖都挺好的,怎么怀孕就糖尿病了呢?现在每顿饭都不敢多吃,血糖还是高,我该怎么办?”。相信这是很多糖妈妈的困惑,本来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可是怀孕一做糖耐,发现血糖高了,这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血糖还是控制不好。到底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到底该怎么办呢?
1、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即妊娠后首次发生的糖尿病,主要是由于妊娠期间胎盘生成的各种激素及细胞因子的胰岛素抵抗作用,使孕妇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使血糖升高。分娩后,随着胎盘娩出,各种胰岛素抵抗物质迅速消失,大多数孕妇产后的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范围。但有20%~50%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将来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
2、 孕期血糖控制不佳有什么危害?
有的孕妇觉得血糖高点没什么,我能吃得好睡得好就行,所以血糖控制不认真。其实,孕期血糖控制不佳还是有很多危害的。
首先,对于孕妈妈,长时间的血糖控制不加,会引起微血管病变,进而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还可引起抵抗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最常见的有阴道炎、尿路感染等。高血糖还可能发生羊水过多,巨大儿,使分娩时产程延长、产道损伤、难产、手术产率增加。
其次,对于糖宝宝,孕早期的高血糖可能使胎儿发生畸形,严重的可能发生胎停、流产。长时间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胎盘功能,从而影响胎儿发育。孕妇的高血糖刺激还会影响胎肺成熟,使宝宝出生后呼吸窘迫的发生率增加。此外,出生后脱离母体的高血糖环境,宝宝容易发生低血糖、低钙血症等。
3、 妊娠期糖尿病该怎么吃?
孕期血糖控制的目标,除了将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还要防止酮体的发生,此外还要保持适当的孕期体重增长。想要控制好血糖,首先要做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大约90%的妊娠期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运控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
(1) 管住嘴: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学会科学的吃。妊娠期间孕妇需要足够的营养供应,对于妊娠期BMI正常(18.5~24.9)的女性,热量摄入为30~35kcal/(kg·d),对于BMI<18.5和BMI>25.0的女性,孕期热量摄入为35~40kcal/(kg·d)和25~30kcal/(kg·d)。一味的少吃,会使体内产生酮体,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孕期饮食的热卡分配: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饮食可以分为三顿正餐和2~4次加餐,加餐一般在两餐之间以及睡前。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为主。常见的低GI的蔬菜、水果:菜花、芹菜、黄瓜、西红柿、樱桃、柚子等。高GI的水果、蔬菜:西瓜、菠萝、南瓜、红薯、马铃薯等。碳水化合物尽量选择谷类,避免面粉类如馒头等。
(2)迈开腿:建议每餐30分钟后进行一种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从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延长至30分钟。
(3)如果通过以上的饮食运动调整后,血糖还是控制不佳,那就需要药物来帮助了。一般孕期首先推荐通过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很多孕妈妈可能对孕期用药有些抗拒,一方面认为怀孕期间用药会影响胎儿,另一方面怕一旦开始用药以后就要一直用药了。其实,大可不必有此担忧,孕期注射胰岛素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加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到理想范围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糖尿病分娩以后绝大多数孕妇血糖可慢慢恢复至正常范围,不需要继续应用胰岛素,极少数孕前未发现的糖尿病,分娩后血糖不能降至正常范围的,也可调整为口服药物控制。
所以,好的血糖不是饿出来的,合理的饮食运动、必要时的药物帮助,才是孕期控制血糖的王道!
本文是李喜莲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