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遗尿症的诊断及治疗:
夜间遗尿症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
夜间遗尿症:是指年龄在五岁以上,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漏尿现象,至少每周两次,并持续三个月或以上。它又分为单症状夜间遗尿症和复合症状夜间遗尿症。
1.单症状夜间遗尿症:指仅有夜间遗尿而未合并其他下尿路症状。可进一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症。①原发性遗尿症,指症状自幼持续存在的遗尿症。②继发性遗尿症,指曾有过至少六个月的无症状期,而后再次发生的遗尿症。
2.复合症状夜间遗尿症:指除夜间遗尿症状外还合并下尿路症状或膀胱功能障碍,包括日间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或下尿路疼痛等。
夜间遗尿症的主要发病原因分为:
1.睡眠觉醒功能障碍: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导致脑桥排尿中枢和大脑皮质未能有效的参与排尿反射,从而使“夜间尿意---觉醒”这一机制缺陷,出现患儿在睡眠状态下排尿的现象。
2.膀胱功能异常。
3.家族遗传。
4.其他
遗尿症的治疗 :
因大部分患儿随年龄的增长症状可逐渐消失。所以对于六岁以前的患儿,一般可不采取药物或其他特殊治疗。
推荐方法:
1.教育和引导:
①首先要强调夜间尿床不是孩子的错,避免其因此而受到指责,并鼓励患儿其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②保证患儿的每日正常液体摄入量,日间不必限制其饮水,睡前3~4小时可予以适当减少液体入量。
③教育并监督患儿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平均4~7次每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提醒患儿排尿。
④建议家长用日历详实的记录每晚遗尿出现与否及发生次数,以便医师评估病情和判断疗效。
2 .采取正确的夜间唤醒方法:(可参考以下方法来判断膀胱已充盈,可唤醒患儿排尿 )
①患儿在安静睡眠中突然出现翻身或其他躁动表现。
②根据以往患儿出现遗尿的时间规律,在即将遗尿前唤醒排尿(为使遗尿出现的时间较规律并方便家长掌握唤醒时间,可要求患儿在生活上实行“三定”原则:晚饭定时、睡眠定时、晚饭至睡前饮水定量,在“三定”原则下,夜间相应时间所产生的尿量相对稳定,遗尿出现时间也将相对固定。)
③清醒状态下排尿。
3. 可选择的药物
①醋酸去氨加压素:醋酸去氨加压素是一种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它是目前治疗遗尿症的一线用药,尤其适用于有夜间多尿的遗尿症患儿。
②抗胆碱能药物:当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使用抗胆碱药物治疗。
③三环抗抑郁药:由于三环抗抑郁药的副作用较多,目前仅在患儿家庭不能负担醋酸去氨加压素或治疗失败后,才考虑使用此类药物。
④其他:有研究者认为一些中草药和针灸等也有助于缓解遗尿症状,但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
(以上药物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是勾善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