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对待“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其危险性并非仅局限于骨折本身,而是由于骨折后长期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诸如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栓塞、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紊乱等,其中以肺炎、血栓、压疮最为严重,甚至威胁到生命。目前髋部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甚至被喻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是老人晚年生活的一大威胁。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内科疾病,脏器代偿能力查,故而常常被认为手术风险大,故而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存在顾虑,认为保守治疗风险小于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真的更安全吗
保守治疗以起床休息、牵引、对症治疗为主,治疗周期往往长达3-6个月。髋部骨折后由于疼痛原因,翻身、护理极为不便,长期卧床就容易引起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于高龄患者来说,任何一个都可能是致命性的。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髋部骨折的保守治疗一年内死亡率可高达50%!
理性看待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
高龄患者手术与麻醉风险固然存在,围手术期也可能诱发或使原有的内科疾病加重,但相比保守治疗产生的并发症来说,大部分手术风险还是处于可控范围内。
通过手术,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或行人工关节置换,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肢体长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从而避免卧床产生的并发症,提高了生存率,也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对微创的手术治疗方式
目前无论是采用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还是采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方式,手术技术都非常成熟,并趋向微创化,损伤小,对患者干扰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更快。




总而言之,理性对待高龄患者髋部骨折,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重新下地走路不再是梦。
作者简介: 季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杭州市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教学基地教学主任,浙江省运动医学学会委员,浙江省老年运动医学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数理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杭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专业委员。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有多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经验,曾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亚洲创伤骨科学会、韩国三星医疗中心关节镜中心、韩国庆熙大学医学院肩肘外科、韩国延世沙朗医院进修学习关节镜技术。擅长关节及关节周围创伤、运动损伤、老年性关节病及其他病变的诊断治疗。主攻关节及关节周围创伤、运动损伤、老年性关节病及其他病变的诊断治疗;擅长肩、膝、踝、髋、肘、腕关节镜微创手术及关节置换术。2019年获得杭州市首批“优秀副主任医师”称号。
本文是季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