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大力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婴幼儿发育的里程碑-3月龄的情感

发表者:卢大力 人已读

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重要,那么我在关注孩子的成长之路时,我们需要特别留意到他/她在今后成长的心理发育里程碑。在今后的章节里,我们会重点去普及相应方面的概念。也欢迎留言讨论。本文涉及到里程碑知识,主要来自于柯晓燕教授翻译的《DC:0-5婴幼儿与儿童早期心理及发育障碍诊断分类》手册,并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案例,做进一步的阐述。本人的职业背景是一名儿童青少年心理医生。

3月龄:

情感:

使自己短暂地平静(如吮吸手)。注意,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吮吸手行为,包括之后更大年龄时,拿到东西都会去吮吸,去咬的行为是持反对态度的。很多家长总是觉得这样会不卫生,因此会想方设法去控制。这里需要提示的是,吮吸行为在早期,至少从3月大开始,就是一种自我愉悦,自我满足的方式;在后期,也仍然是自我愉悦,自我满足的方式,同时会成为他们认识外界事物的一种途径。他们对外界的认识,会通过咬东西,舔东西的方式来认识,正如我们大人通过眼睛,通过耳朵来认识和感知外界事物。如果您去剥夺了这种方式,那么客观角度是在剥夺婴幼儿、儿童自我愉悦的能力,剥夺他们的开心,剥夺他们认识外界事物的能力,这对于今后的身心发展是个不利的行为。

在处于警觉状态时,表现出对外界的兴趣(如凝视物体、人或灯光;定位声源;根据不同的声音调整呼吸)。很神奇,如此之小的小baby就会对外界表现出对外界事物很大的兴趣和好奇心。著名的红杉资本投资家沈南鹏经常讲:保持好奇心。如果您没有对外界保持好奇心的话,那么您对外界事物的探索就将就此中止。因此,对我们今后对孩子的教育是很关键的。如何去激化孩子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这是教育很重要的方向。孩子有好奇心,他/她就有探索精神和动力,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通过接近照顾者和被安抚来获得舒适感。如此小的年龄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接近照顾者,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当离开照顾者,他们可能就哭;当回到照顾者怀抱,他们表现出安静,甚至微笑回应。这就是他们接近照顾者的方式。这个时候,要注意到,照顾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时期的照顾者,比较有耐心,自身情绪状态比较稳定,对孩子会去投入情感,那么这个时候婴幼儿就开始和主要照顾者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链接,那么他们可能会形成安全性依恋关系,反之,如果这个时候频繁更换照顾者,或者照顾者自身的情绪出了问题,那么孩子是很可能出现各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的,也就是他/她的安全感无法有效建立,那么今后的一生很可能都活在焦虑、动荡不安的情绪中。所以我们特别强调要给这个时期的婴幼儿提供舒适的、安全的亲子环境,特别强调这个时候的母亲带养,而不是保姆,或者其他人。这个时候,妈妈的亲力亲为的抚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三岁内孩子,如果无法自己带养,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在今后一生中都很难和他/她的妈妈和爸爸形成很亲昵的亲子关系

保持平静、专注的状态至少2分钟。这个时期开始学会有一定的专注力。那么这个时期的专注力形成很重要。有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孩子,可能会在这个时候表现出无法专注,或者专注力维持时间很短,至少达不到2分钟的专注时间标准。

进行平稳的状态切换(如从睡眠切换到困倦,再切换到苏醒)。这个状态的切换,可以反馈孩子的依恋类型是安全的,或是不安全的。需要记住,安全型依恋,在所有人群中只占了大约25%的比率,剩余的75%是不安全的。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安全型依恋呢?和这个时期的状态切换有关系的。


本文是卢大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