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发表者:庄伟涛 人已读
肺结节女性患者准备怀孕者可通过好大夫网上诊室与我们团队联系,用我们的经验为您提供诊疗参考,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妊娠期肺癌的研究前沿进展
妊娠期癌症的发生率为 0.07% 至 0.1%,大约每 1000 名妊娠妇女合并有癌症[1]。当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将备孕计划推迟到30岁甚至40岁以后,同时伴随着国家二胎与三胎政策的开放,我们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临更多与妊娠相关的恶性肿瘤病例。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是女性育龄期更常见的癌症,诸如乳腺癌、宫颈癌、霍奇金病、黑色素瘤和白血病 [1,2]。尽管肺癌是发达社会中最常见的癌症形式之一,但它在怀孕期间仍然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
近二十年来肺癌在女性中尤其是在绝经前的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女性大部分为非吸烟者,提示激素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临床和分子水平上越来越多的新证据表明肺癌致癌物在体内与内源性和外源性类固醇之间存在重要的相互作用[3,4]。性激素通过调节致癌物代谢酶的活性是潜在的分子机制之一[4]。广东省人民医院乔贵宾主任医师、庄伟涛医师通过总结近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发现现有报道中大部分怀孕相关的晚期肺癌均在孕中晚期以后才被发现,这与雌激素、孕激素在怀孕的头三个月后飙升至非常高的水平有着相同的趋势(见图1),揭示了孕期激素的剧增可能导致潜在的肺癌出现快速进展,最终由于孕母与胎儿的利益权衡使癌症的治疗左右掣肘,失去最佳的治疗机会[5]。该发现以通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知名SCI杂志《胸部疾病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上。
育龄期肺结节的发病情况
肺结节尤其是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是早期肺癌的常见形态。在我们的随访队列中,大约60%-70%的肺结节患者为女性患者,其中又有40%左右的女患者为育龄期女性(见图2)。由于怀孕期间应避免放射性检查,孕前后有将近一年时间处于监控“真空”。肺结节到底会不会在怀孕期间快速变化进展,是应该带结节怀孕还是应该在孕前切除,孕期不能通过CT复查监测结节的变化该怎么办,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大部分女性患者非常关注的临床问题,也是亟待研究者通过科学方法来回答的科学问题。遗憾的是,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解答这些问题,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研究者可能会给出不同的建议。
肺结节患者可以怀孕吗?
鉴于肺癌快速进展所带来的不良预后,我们提出应考虑将低剂量胸部CT筛查纳入产前检查项目;若在孕前诊断肺结节,应在孕前咨询中进行多学科讨论(包括有经验的妇产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及影像科医生)[5]。对于广大女性而言,具体应当如何做好备孕计划呢?基于我们目前的实践经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患者健康利益至上的原则,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Step 1: 既往未曾行胸部薄层CT扫描的女性,有直系或近亲属肺癌家族史者(含父母、兄弟姐妹),建议在备孕前做一次低剂量胸部CT检查,以排除肺部结节或肿物(肺癌家族史对不吸烟女性的患癌风险详见);
Step 2: 对于已诊断肺结节有备孕计划的女性患者,应在孕前同时咨询妇产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及影像科医生,对肺结节进行定性,排除炎症、感染性病灶或其他良性结节;若为第一次发现,建议推迟备孕计划,半年后复查观察结节变化情况。
Step 3: 对于考虑恶性可能性大的结节,应综合结节的形态、大小、位置及随访变化情况,多学科讨论孕前手术或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应慎重选择随访,考虑孕前行手术切除的高危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1.结节为具有恶性特征的混合磨玻璃\部分实性\实性结节; 2.结节最长径大于10mm; 3.胸膜下结节,有侵犯或突破胸膜可能。
由于目前缺乏相关研究数据,仍值得继续随访的患者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1.小于10mm的纯磨玻璃结节; 2.楔形切除无法完整切除的中央型小结节; 3.多发小结节,不能一次性切除所有高危结节者。
对于带高危结节意外怀孕的患者,孕期应密切关注胸部相关症状,如咳嗽/胸背痛/咯血等症状,必要时行可行胸部B超检查,对于外周型大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对于带高危结节完成分娩的患者,应在分娩后尽早复查胸部薄层CT,观察结节变化情况。
我们团队长期致力于肺部结节的诊治,孕期激素变化对肺结节变化与进展的影响是当前重要的科学研究问题,相关研究数据匮乏,我们仍需不断总结经验,总结数据,以为大家提供更好的诊治意见与指导。
声明:以上建议根据临床经验及研究现状提出,仅作为参考,临床诊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具体裁定,请知悉。欢迎有经验的专家团队提出补充或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 Pavlidis N. Coexistence of pregnancy and malignancy. Oncologist 2002;7:279—87.
[2] Pentheroudakis G, Pavlidis N. Cancer and pregnancy: poenamagna, not anymore. Eur J Cancer 2006;42:126—40.
[3] Slatore CG, Chien JW, Au DH, et al. Lung cancer and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association in the vitamins and lifestyle study. J Clin Oncol 2010;28:1540-6.
[4] Stapelfeld C, Neumann KT, Maser E. Different inhibitory potential of sex hormones on NNK detoxification in vitro: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gender-specific lung cancer risk. Cancer Lett 2017;405:120-6.
[5] Zhuang W, Qiao G. Pregnancy-associated lung cancer: a clinical and scientific challenge more than treatment dilemma. J Thorac Dis 2021.
本文是庄伟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