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管思彬 三甲
管思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心衰专科

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饮食策略

2745人已读

糖尿病心衰都是常见疾病,并常常同时发生,心衰患者中2糖尿病患病率为20%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心衰患病风险。在这一高危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上升1%,心衰风险就会增加8%~36%。研究表明,心衰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不良结局风险增加,包括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心衰住院和再住院等。糖尿病使心衰患者(射血分数降低心衰、射血分数保留心衰、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的预后更差。因此,为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制定最佳治疗策略,对于改善这一高危人群的预后至关重要。

1632110494350850.png

糖尿病患者中,增加心衰风险的其他因素包括:

年龄增长;糖尿病病程较长;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肾病;视网膜病;肥胖NT-proBNP较高

1632110531584907.png

所以,积极控制血压、血脂、体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衰风险,而对于心衰患者,积极管理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减少心衰的急性发作和再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

要管理体重和血糖,就必须了解升糖指数,也称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的升高血糖效应之比,通俗来讲,就是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具体计算方式为摄入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水平的百分比值。人们把葡萄糖的GI定为100,定义GI≤55为低GI饮食,56 ~69为中等GI饮食,≥70为高GI饮食。GI 值越大,食物升高血糖的速度越快、能力越强。高GI食物,消化吸收快,进食后血糖峰值高,下降快,可导致血糖波动,增加体重。而低 GI 食物,消化吸收缓慢,胃肠停留时间长,餐后血糖峰值低且下降速度慢,可以起到控糖作用,对减肥也有一定帮助。

1632110613862281.png

影响食物GI的因素有很多,首先受到食物本身成分的影响,一般而言,食物中的纤维含量越低GI越高,而脂肪含量越高的食物其GI越高。例如,糙米含有更多纤维,其GI就明显低于精制大米。另外,食物的加工方式和程度也会影响 GI,食物深加工程度越高、分割越细GI越高,食物的糊化程度越高GI越高。例如,同样是糙米,被磨成粉或者熬粥时,其GI就会明显增高。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心衰患者,应该鼓励多食用低GI食物,而尽量避免高GI饮食。那么低、中、高GI食物有哪些呢?

1632110646509074.png

GI食物

  1. 五谷类:藜麦、全麦(全谷)面、荞麦面、粉丝、黑米、黑米粥、粟米

  2. 蔬菜:魔芋、大白菜、黄瓜、苦瓜、芹菜、茄子、青椒、海带、鸡蛋、金针菇、香菇、菠菜、蕃茄、豆芽、芦笋、花椰菜、洋葱、生菜

  3. 豆及豆制品类:黄豆、眉豆、鸡心豆、豆腐、豆角、绿豆、扁豆、四季豆

  4. 水果:西梅、 苹果、水梨、橙、桃、提子、沙田柚、雪梨、车厘子、柚子、草莓、樱桃、金桔、葡萄、木瓜

  5. 饮料类:牛奶、低脂奶、脱脂奶、低脂乳酪、红茶、酸奶、无糖豆浆

  6. 糖及糖醇类:果糖、乳糖、木糖醇、艾素麦、麦芽糖醇、山梨醇

  7. 其他:虾

GI食物

  1. 五谷类:红米饭、糙米饭、西米、麦粉面条、麦片、燕麦片

  2. 蔬菜:番薯、薯片、牛蒡

  3. 肉类:鱼肉、鸡肉、鸭肉、猪肉、羊肉、牛肉、蟹

  4. 豆及奶制品类:焗豆、冬粉、奶油、炼乳、鲜奶精

  5. 水果:木瓜、提子干、菠萝、香蕉、芒果、哈密瓜、奇异果、柳丁

  6. 糖及糖醇类:蔗糖、红酒、啤酒

GI食物

  1. 五谷类:白饭、馒头、油条、糯米饭、白面包、拉面、炒饭、爆米花、通心粉、藕粉

  2. 肉类:贡丸、肥肠、蛋饺

  3. 蔬菜:薯蓉、南瓜、焗薯

  4. 水果:西瓜、荔枝、龙眼、凤梨、枣

  5. 糖及糖醇类:葡萄糖、砂糖、麦芽糖、汽水、柳橙汁、蜂蜜


GI食物由于避免了血糖的剧烈波动,既可以预防高血糖,又可以改善低血糖,所以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此外,低GI食物非常容易产生饱腹感,同时引起较低的胰岛素水平,而胰岛素能够促进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食用低GI食物一般能够帮助身体燃烧脂肪,减少脂肪的储存,达到平稳血糖、控制体重的目的。

大量研究和荟萃分析已经证实低GI饮食,如蔬菜、大多数水果、豆类和全麦,不仅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还可以改善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一般来说,只要一半的食物从高GI替換成低GI,就能获得显著改善血糖的效果。

不管是糖尿病患者、心衰患者还是普通健康人群,摄入更多的低GI食物均有利于健康,除了熟悉不同食物的GI值,多选择低GI食物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控制食物摄入的总量。 GI 低热量、低碳水。 GI 食物过量,也可导致碳水化合物及热量的超标,一般建议根据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活动量、应激状况制定个体化能量标准,避免总摄入量超标。

2. 合理搭配饮食,将高GI食物与低GI食物搭配食用,有助于降低整体食物的GI

3. 注意食物的制作方式,食物越软烂,加工时间越长,糊化越好,吸收越快,升糖指数越高,血糖升高越快。推荐:粗粮不要细作,不要把粗粮磨成粉食用,减少食物的熬煮时间,不要为了改善口感长时间地炖煮,主食吃干不吃稀,吃蔬菜水果时不要加工成泥状或榨汁等。

改善血糖,改善心衰,从每一餐做起~~

1632110772799034.png


管思彬
管思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心衰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