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多巴胺对我没有效果?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病,主要的致病原因是体内多巴胺含量减少,该疾病诊断的支持标准为多巴胺治疗有效,用药后出现异动症更支持帕金森病的诊断。但我们也经常会遇到患者问到这样的问题:我是帕金森病患者,为何服用了多巴胺(美多巴和息宁的主要成分)却没有效果?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帕金森病诊断错误:帕金森综合征包括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多系统萎缩、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等多种类型,均表现为和帕金森病类似的症状。除了帕金森病之外,其他类型可能会对多巴胺有效,但效果相对差,有效作用时间短。
2.药物服用方法不科学:多巴胺的服用时间最好放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1.5小时,高蛋白饮食或者胃排空差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您的帕金森病诊断正确,但服药方法不合理,与饮食相隔时间过短,也会出现疗效差的情况。
3.帕金森病症状过轻:多巴胺主要对肌强直和运动迟缓效果明显,对静止性震颤效果相对较差,在帕金森病的早期,肌强直和运动迟缓较轻,或者患者以静止性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即便加大多巴胺剂量,可能也体会不出明显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先选择其他类型的抗帕金森药物,美多巴延迟使用。
4.多巴胺剂型选择不当: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是美多巴和息宁这两个复合制剂,两者主要成分是多巴胺,大部分帕金森病人对两种药物都有效,但有少数病人对其中的一种效果差。可以尝试换用另外一种药物或者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其他类型的药物,则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另外,在疾病的早期,患者服用小量多巴胺就能保持全天的症状改善,体会不到明显的症状波动,会误认为多巴胺无效。但如果减量或停药,则会出现症状加重。
请您对照一下是否有类似情况,如果多巴胺大剂量治疗,持续无效,则需要门诊复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本文是孙虹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