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第2位主要病因。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2006年以前,医学界认为,这类咳嗽是由鼻腔分泌物倒流后附着在咽后壁引起的咳嗽,故当时称为鼻后滴漏(流)综合征。后来发现,还有很多原因也会引起这种类型的咳嗽,故又更名,笼统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其中这些疾病细说起来治疗上侧重又各有不同,医生需要看鼻腔情况(用前鼻镜或电筒照射看一下)、鼻咽及腺样体情况(通常需要做鼻咽镜)、咽部情况(需要医生用压舌板帮助来看),腺样体(也可做X线鼻咽侧位片)、鼻窦情况(鼻窦CT检查判断鼻窦炎症的病变范围、病情程度)。
什么样的临床表现让我们注意这孩子患的应该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呢?
(1) 医学上定义为这类的咳嗽通常持续>4周
(2) 如果是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通常为白色泡沫痰
(3) 如果是鼻窦炎引起的咳嗽,通常是黄绿色脓痰
(4) 咳嗽常常在早上起床时或体位变化时明显
(5) 常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少数时候也没有
(6) 慢性咽炎的孩子咽后壁滤泡常常明显增生,有的可见鹅卵石样改变,还有的可以见黏液样或脓性分泌物附着在咽后壁上
(7) 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有效
(8) 化脓性鼻窦炎引起的慢性咳嗽抗菌药物通常需要使用2~4周
本文是王凡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