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眼眶肿瘤之眼眶内上方神经鞘瘤&结膜入路联合外侧开眶
该病例的特点是肿瘤位于眼眶内上方,眼眶内最难操作的区域之一,病变同时邻近视神经!


眼眶外下和内上方是周围神经相对聚集的地方,包含眶下神经,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等,所以神经鞘瘤好发于此。视神经是没有鞘膜的!

单从眼眶CT表现来看,肿瘤为椭圆形,需要和海绵状血管瘤,孤立性纤维瘤以及一些相对少见的肿瘤相鉴别。肿瘤良性居多,但手术谈话会涉及到术后视力下降甚至丧失,患者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神经鞘瘤的特点是有时会囊样变。在B超以及核磁共振上有相对特异的表现,多数情况下在术前就机会通过影像学明确诊断,而这一点对于制定手术计划非常重要。
神经鞘瘤有包膜,质地偏软,不易夹取。即使分离后取出过程中也有破裂的可能,所以完整摘除需要更多的手术技巧。

眼眶内上方涉及到神经,上斜肌,滑车结构,上述结构相互交杂,因此操作空间小,暴露比较困难。采用外侧开眶联合结膜入路可以增大暴露范围,减少对滑车及肌肉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肿瘤标本类似一个小的鼠标。鼠标的线其实就是对应的周围神经,它的鞘膜形成了肿瘤。完整摘除肿瘤,对于减少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术前谈话中谈及的视力丧失风险来自:
1、瘤体和视神经或者眶深部的黏连,分离中有机械性损伤的可能;
2、眼球后的操作导致血管栓塞的风险,影响到视网膜或者视神经的功能;
患者术后即刻视力正常,之后保持,涉险过关。手术后早期的上睑下垂,局部水肿,以及眼球运动障碍所造成的复视,绝大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最终改善。
正确理性地理解手术获益和风险的关系。
不逃避,不纠结
并敢于承受一定风险,
是最终成功的关键!
本文是袁一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