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贾钰华 三甲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如何防范?

1658人已读

一、餐后低血压,老年人所特有。只要在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高压)下降了20mmHg以上,或者餐前在100mmHg或以上,餐后降到了90mmHg以下,或者血压没降那么多,却有头晕乏力、嗜睡、甚至晕厥等低血压表现,都算。这位患者肯定是了(吃完饭就头晕、乏力、想睡觉,当心“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早餐后最多见,而午餐后本来就是老年人的血压“低谷”,加上餐后血压降低,有时会更明显。

餐后低血压,可不是因为血压降得低了才多发,越是血压控制不好越容易发生。餐后低血压还容易造成老年人跌倒的意外伤害,真得小心防范呢!

二、怎样防范餐后低血压?

控制好高血压,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因为不了解老人具体用药情况(老人、子女都说不清),在患者已服药物的基础上加服左氨氯地平,晚间服用,控制夜间到清晨的高血压。

饮食调整:早餐不喝粥,把主食分一部分在上午10点左右吃;午、晚餐前先喝碗汤,或者先喝水,不要吃太饱;餐后如果头晕不厉害,适当走一走反而可以改善低血压,但要注意防跌倒。

另外,已经发现了颈动脉狭窄,嘱咐患者转颈时一定要注意。有时转动颈部可以导致没有狭窄的一侧颈动脉受压,这样两侧血管供血都受影响,脑子就会缺血了。

另外,老年患者一天内血压波动大,夜间血压高,一定要做一下睡眠呼吸监测,看看有没有睡眠呼吸暂停,这也是引起高血压的一大原因(发现“反勺型”的高血压,一定不要放过这个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贾钰华
贾钰华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