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PHO综合征
SAPHO 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疾病。它是根据如下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命名:
synovitis:滑膜炎
acne:痤疮
pustulosis:脓疱病
hyperostosis:骨质增生
osteitis:骨炎
该综合征最早是由 Chamot AM, Benhamou CL 在 1987、1988 年发表的系列病例讨论所描述。
在过去还曾有:胸骨锁骨骨质增生,痤疮相关脊柱关节病,脓疱性骨关节炎等命名。而 SAPHO 能相对直观且全面反映疾病特征而成为主流命名。
病理与流行病学
现在对 SAPHO 综合征的病因仍不够清楚。目前明了的有:
特定基因背景人群易罹患,
痤疮角质杆菌等感染可能参与发病
SAPHO 综合征是多因素下最终引发了炎症通路异常的疾病。
根据发病机制,慢性炎症性关节病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类:
跟 B 细胞产生自身抗体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
无抗体的自身炎症异常疾病,即脊柱关节炎
脊柱关节炎是一个谱系性疾病组合。除无自身抗体,它还有大关节、中轴关节受累;受累关节整体不对称等特征。
SAPHO 综合征是罕见病。在高加索人群里的患病率约为万分之一;但非洲裔、亚裔人(包括中国人)也有报道。由于我们没有做流行病学调研,所以中国人群的患病率是不清楚的。
该病罕见,但好发年龄段并非儿童。国外的研究证实,30 岁~50 岁是好发年龄。但 30 岁以下,50 岁以上并不少见。相对男性,女性更易罹患,这点在 30 岁以下人群更突出。
女性相对易患,尤其是 30 岁前
临床特征
SAPHO 综合征的核心要点是骨关节表现。超 60% 的病人会有皮肤改变,不少病人同时还有其他改变。
骨关节表现
骨关节病变往往累及
中轴关节:骶髂关节、脊柱关节、前胸壁
外周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中轴关节是主要的;65%~90% 有前胸壁受累,尤其是胸骨、胸锁关节以及肋锁关节。这被认为是 SAPHO 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不到 30% 有外周大关节受累,下肢比上肢常见。
其表现形式有骨骼、关节的疼痛、肿胀、压痛是特征。往往是多个部位,慢性或反复出现。
滑膜炎:通常为非侵蚀性的
骨炎:骨皮质、骨髓腔的炎症、水肿等
骨质增生:疾病进展后出现骨小梁、骨皮质增生,骨髓腔狭窄等,可伴骨溶解现象
医生查体时可以看到相关关节皮肤软组织的红斑、肿胀;受累骨骼、关节有压痛。
骨 X 光平片检查可看到骨质增生(骨膜、皮质和骨膜增厚)、硬化性病变、骨溶解、骨膜反应、骨增殖(即伴有附着点的骨赘的形成)。不过在起病之初可能未必有典型表现。

( A 为肱骨 X 线片;B 为冠状位 T1W MRI 图像。其显示骨质增生和骨炎,有溶解和硬化。 )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可显示多个受累部位的摄取增加。当有胸锁关节受累时,在骨扫描成像上出现所谓的「牛头状」改变,这是 SAPHO 综合征的特征之一。骨扫描是最有助于快速测量整个骨骼的「典型」位置,作为更有针对性的平片检查的辅助手段。

( A 为骨扫描的牛头状改变,B 和 C 是胸锁关节 CT 表现)诊断治疗。
临床表现
皮肤改变
SAPHO 综合征的皮肤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痤疮、嗜中性粒细胞皮肤病。虽然关节改变、皮肤改变出现的间隔时间通常不超 2 年。但,骨关节改变跟皮肤活动性病变并不平行。
SAPHO 综合征的皮肤病变有:
掌跖脓疱病
脓疱性银屑病
Sneddon-Wilinson 病(角层下脓皮病)
银屑病
毛囊闭锁三联征: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
爆发性痤疮
线状 IgA 大疱性皮病
白塞病
Sweet 综合征
坏疽性脓皮病
从命名上可知,脓疱病和痤疮改变最常见。比如 60% 的皮肤改变者有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表现为手掌多发性无菌性脓疱混合黄棕色斑点

胸部皮肤受累的结节痤疮

好发于腋窝等的聚合性痤疮
其他系统表现
除骨骼关节病变、皮肤病变外,SAPHO 综合征还有其他脏器表现:
静脉血栓形成,最常影响锁骨下静脉
肥厚性厚膜脑膜炎
眼葡萄膜炎
坐骨神经痛(可能是由于软组织受累和侵犯脊髓神经所致)
AA 淀粉样变性伴相关肾损害
胸膜异常,包括实质和胸膜改变
坐骨神经痛
诊断与鉴别诊断
SAPHO 综合征的诊断颇具有挑战性。一方面该病少见。另一方面是医生常常没能把关节症状与皮肤病变联系在一起。
对于有前胸壁、骶髂关节、脊柱的炎症性关节病变,并有嗜中性粒细胞皮肤病、痤疮样皮疹时都应该考虑 SAPHO 综合征可能。应再三强调,皮疹的活动性跟关节病变不平行。
正确的诊断的前提是良好的鉴别诊断。
对于骨关节病变,应跟细菌性骨髓炎、原发性骨肿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等鉴别。
银屑病关节炎、肠病性关节炎容易跟 SAPHO 综合征混淆。因为不少皮肤病专家认为掌跖脓疱病也属于广义上的银屑病。但也有不少皮肤病专家持否定态度。
还需要跟很多遗传性的炎症性病变鉴别:
DIRA(白介素-1 受体拮抗剂缺陷):新生儿发病,类似脓疱型银屑病、熔骨性改变
DITRA (白介素-36 受体拮抗剂缺陷):儿童及成年早期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改变。
CAMPS (CARD-14 介导的脓疱型拮抗剂):儿童早期,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ADAM17 缺失/新生儿发生的炎症性皮肤病和肠病:新生儿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泛发脓疱、甲沟炎、短发、腹泻(常血性)
PAPA 综合征(化脓性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和痤疮):儿童发病,坏疽性脓皮病、严重痤疮、反复的无菌性关节炎

PAPA 患者的坏疽性脓皮病
治疗
对于仅有骨关节症状者,我们会首先尝试单纯的非甾体消炎药治疗。也可以尝试联合柳氮磺吡啶、秋水仙碱治疗。但是,对重症病人还是应联合抗 TNF-a 制剂、甲氨蝶呤。
对于有广泛性掌跖脓疱病的 SAPHO 综合征病人,我们首先口服阿维 a 酸治疗。
对于有中重度痤疮的 SAPHO 患者,应联合四环素、异维 A 酸治疗。异维 A 酸不仅仅可以改善皮肤,也可以改善骨关节病变。
对于初始治疗反应不佳,可以考虑抗白介素-1 制剂、抗白介素 12/23、抗白介素 17 制剂、双磷酸盐。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