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化疗遇到肺炎
虽然所有化学药物治疗都可称为化疗,但是化疗多指针对恶性肿瘤,有明显细胞毒性副反应的化学药物治疗。肿瘤化疗会带来一系列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心脏损伤等。化疗对人体免疫力的损伤尤为重要。一方面免疫力低下缺乏科学准确的诊断标准;另一方面免疫力低下直接后果就是各种机会性感染。感染难以控制的同时,会耽误下一步化疗。肺炎是化疗后常见感染之一。由于与化疗引起免疫力低下相关,所以这类肺炎与一般肺炎不同。
1. 化疗相关肺炎致病菌特点
我国一般肺炎最常见病菌是肺炎链球菌和支原体。肿瘤化疗免疫力损伤类型不同可出现不同病菌性肺炎。肿瘤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少于0.5x109/L),可出现肠杆菌、口腔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肿瘤化疗引起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多发生疱疹病毒、分支杆菌(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李斯特菌和真菌感染。部分血液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引起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可发生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孢子菌感染。
2. 症状和病情方面的特点
一般肺炎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更会有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症状。肿瘤化疗肺炎往往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较轻或不典型,发热、多汗、精神萎靡、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所以容易误诊或漏诊,需要医生足够重视和丰富经验。肿瘤(尤其血液肿瘤)化疗肺炎多数伴有血流感染和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全身症状重,病情进展较快,呼吸困难,死亡率高。
3. 治疗方面不一样
肺炎显然需要抗菌治疗。一方面通过化验检查,积极寻找病菌,指导抗生素使用;另一方面抗菌治疗的时机很关键,尽早有效治疗方可降低病死率。因此,多数情况下需要有经验医生根据免疫力低下情况、肺炎影像表现、合并症和病情等综合考量,给出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上述不同免疫力低下情况下病菌的不同,对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有指导价值。此外化疗相关肺炎抗菌治疗同时,需要积极的支持治疗,如补液和补充电解质,营养支持,器官保护和免疫力提升等。重症病例需要一定的生命支持治疗,如呼吸机使用,床旁血滤等。
4. 化疗肺炎的预防
化疗之前都会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脏器功能和潜在感染可能。某些潜伏感染可在化疗前发现,如分枝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潜在肺部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等化疗后易于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对于化疗前发现的潜伏感染或潜在感染可能,可积极预防性用药,减少化疗后相关肺炎的发生。
此外,对于化疗后发生的肺炎治愈后,部分有再发可能,如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等,序贯预防用药,可减少相关肺炎复发,保证化疗的有效进行。
本文是张玉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