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定神闲,逢“胸”化吉——自发性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的空气漏到胸腔,压缩肺组织。通俗来说,就像是轮胎爆胎了。自发性气胸根据病因又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指患者没有已知的肺部疾病,多由肺大疱破裂所致,瘦高型的年轻男性多见,后者则是由已知的肺部疾病引起,多见于老年男性。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与肺萎陷的程度有关,大部分表现为急性胸痛和呼吸困难。有约2-3%的病人可出现张力性气胸,约5%的病人可出现血胸甚至危及生命。自发性气胸虽然“来势汹汹”,但了解了它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也能做到“气定神闲,逢凶化吉”。
自发性气胸发生的机制
当某种诱因引起肺泡内压急剧升高时,病损的肺-胸膜发生破裂,胸膜腔与大气相通,气流便进入胸腔而形成自发性气胸。

图1 自发性气胸发生的机制
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最常见的症状是患侧的胸痛,多为突然出现的尖锐性刺痛和刀割痛。除此之外,还可伴有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等症状,伴有自发性血胸的患者,如果出血量较多,还会有心悸、血压低、四肢发凉等休克症状。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自发性气胸最重要的手段,X线检查可显示肺萎缩程度、有无纵隔移位及胸腔积液等。

图2 气胸患者的胸片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X线检查逐渐被胸部CT所取代,因为胸部CT诊断气胸更为敏感,可以更为精确地显示患者胸腔内的情况,对于明确气胸的病因,指导气胸的治疗有很重要的作用。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
1.保守治疗。
适用于稳定型小量气胸,肺压缩<30%,单纯性、首次发病、无明显症状的闭合性气胸。应严格卧床休息、吸氧、积极治疗肺基础疾病。
2.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适用于肺压缩>30%、症状严重的闭合性气胸以及张力性气胸患者。

图3 胸腔闭式引流术
3.胸腔镜手术治疗。
自发性气胸最大的特点是容易复发,据统计,自发性气胸2年内复发的可能性为30-50%,第一次发作经保守治疗好转后,复发率为45%,第二次发作仍行保守治疗好转后,复发率上升至75%,如果发生了第三次,则100%发生第四次。此外,有些自发性气胸的患者,肺的表面与胸壁内层之间有粘连束带,肺大疱破裂后束带被拉断、出血形成自发性血气胸,不得不接受急诊手术止血同时切除肺大疱。因此,对于有明确肺大疱或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应尽早积极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反复及加重。
目前,胸腔镜手术已成为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其优点主要有:1.创伤小,仅需在胸壁上打1-2个2cm左右的小孔;2.恢复快,通常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活动,3-5天可拔管出院;3.疗效确切,术后气胸复发可能性小。

图4 手术切除的肺大疱
本文是丁一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