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杨兵 三甲
杨兵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心内科

心脏早搏(一)定义和危害:早搏是什么?有什么症状?有什么危害?

3621人已读

一、什么是心脏早搏?

心脏是个电动器官,发电机是窦房结。如果其他心脏组织喧宾夺主,不听窦房结指挥,提前激动导致心脏收缩,便称为心脏早搏,又称为期前收缩、过早除极等。根据早搏起源的部位可以分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临床上前两者多见,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加。


二、早搏有什么症状或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有典型症状是心跳漏搏感,有患者形象地描述为“像做了贼一样”,自扪脉搏会有脱漏。往往在安静休息时加重,因为这时注意力集中才能体会到。也有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为过度关注,逐渐“体会”到心悸感。

另有部分患者无症状,往往因为体检或者其他疾病诊治过程中被发现,伴随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胸闷、头晕、烦躁等,需要结合动态心电图的早搏发作特征结合判断。

三、早搏有什么危害?

1. 肺静脉起源的房早触发房颤,是比较公认的房颤发病机制,但并非所有的房早都会触发房颤。

2. 少部分(<25%)患者会因为过多的(>1万/日)的早搏,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伴有乏力、呼吸困难和下肢水肿等表现,这种情况可以用定期的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和脑钠肽(BNP)检查来随访和判定,不必过度担心。

3. 高危的室性早搏触发室颤,危及生命:急性心肌缺血(心梗急性期)、各种离子通道病(QT间期延长或Brugada综合征等)、R on T室早等,临床罕见,也不要过度担心。

杨兵
杨兵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东方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