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扑朔迷离、一言难尽”的心肌酶
小佳佳,女,9个月,呼吸道感染就诊时发现心肌酶多项升高,其中代表心肌的CKMB 34U/L,正常范围是0~25。其他心脏检查完全正常。妈妈非常庆幸,幸亏这个敏感的心肌酶CKMB发现了轻微的心肌损伤,可以早期积极治疗。
然而随着营养心肌治疗,复查心肌酶CKMB却波动非常大,从30-50-28,反正就是没有到正常范围。然而这个指标的数值变化直接决定了佳佳妈妈的心情。后来意外得知CKMB还有另外一种检查方法,单位是ng/mL,究竟该用哪种方法检测?妈妈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心肌酶—扑朔迷离,又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她的心情—一言难尽。今日简单科普一下心肌酶。
(1) 心肌酶是什么?
心肌酶就是心肌细胞中存在的酶类物质。这些酶类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心肌细胞中,不会跑出细胞外面。但当心肌细胞被炎症破坏后,这些酶就会跑出心肌细胞外,从而在血液中的水平明显升高。所以需要化验心肌酶看是否心肌有损伤。
(2) 哪些指标对心肌炎/心肌损伤有意义?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B型利钠肽(BNP)可以直接或间接反应心肌的损伤。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指标的值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
(3)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两种方法哪种更准确?
一种为容积法,测量单位为U/L,正常范围为0~25;另一种为质量法,测量单位为ng/mL,正常范围为0.5~5。相比较而言,质量法更特异一些,更能反应心肌炎/心肌损伤。

容积方法测量心肌酶,单位U/L

质量方法测量心肌酶,单位ng/mL
(4)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一定就是心肌炎/心肌损伤吗?
CK-MB易受其他非心脏因素的影响,如骨骼肌损伤、肝脏、肾脏病变等。儿童这些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稍高于成人,判读结果时要注意根据年龄选择正确的参考值。此外,还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脏彩超、24小时心电图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心肌炎/心肌损伤。
终于在妈妈焦虑3个月后,小佳佳在我院化验CK-MB 2.07ng/mL(正常范围0.5~5),并综合各项检查排除了心肌损伤,今后能和所有健康孩子一样跑跳、玩耍。
本文是江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