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知识问答?
何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介入诊疗是在介入诊断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心脏导管新技术,指在心血管造影仪、心脏超声等引导下,通过腿部血管(动脉、静脉)将导管送入心脏病变部位,进行影像学诊断,做出精准定量与定性,选用特质的介入治疗器材(封堵器)对心脏病变实施封堵,有效阻断心脏内的异常血液分流,使心脏的结构、形态及功能恢复正常,是一种不开刀治疗先心病的新技术。
先心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没有刀口,不需要麻醉及体外循环,不需要输血,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目前,已经达到了随来随治,手到病除,立竿见影的效果,深受患者及临床医师的欢迎,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先心病治疗的首先方法,使一大批先心病患者通过介入治疗技术而治愈康复,这项技术为先心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些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那些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采用介入治疗?
其主要适应症包括:
①. 诊断明确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大小合适,边缘良好者。
②. 诊断明确的动脉导管未(其直径4~24mm)者。
③. 诊断明确的卵圆孔未闭(心脏内有分流、发泡实验阳性、患者存在偏头痛、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
④. 诊断明确的室间隔缺损(膜部缺损、大小合适)
⑤. 诊断明确的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或室间隔缺损者。
⑥.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必须进行有效降肺动脉压治疗后,也可以通过进行介入治疗而治愈
经过循证医学研究证明:实施个体化的精准介入治疗是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核心和发展趋势!
本文是王黎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