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宁霞 三甲
王宁霞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外科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方法

1441人已读

一、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方案有哪些?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适应人群较为广泛,理论上只要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患者均可以接受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可以用于各期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阻断雌激素与肿瘤细胞结合、抑制雌激素生成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结合以上两种作用路径,常见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具体包括:

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主要代表药物——他莫昔芬。其通过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阻断其二聚体形成,从而抑制H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它常用于绝经前妇女,或者用于不能耐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妇女。

2、芳香化酶抑制剂(AI)。

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主要由来自肾上腺的雄激素经芳香化酶转化而来,AI可以阻止这一过程的发生。多项临床试验已证实,相比他莫昔芬,AI进一步改善绝经后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特别是降低了复发率。常用的AI类药物主要包括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

3、药物性卵巢功能抑制剂。

卵巢功能抑制是指通过手术或药物抑制卵巢产生雌激素。常用药物包括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代表药物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

4、雌激素受体下调剂。

代表药物氟维司群。

5、CDK4/6抑制剂。

CDK4/6抑制剂是转移性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药物,它的出现改变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格局。指南推荐,对于H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不伴合并内脏危险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研究证实,CDK4/6抑制剂联合AI类药物可明显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单独内分泌治疗相似。

此外,由于HR检测存在假阴性,因此对于具有肿瘤进展缓慢、无复发生存时间较长、单纯骨转移和软组织转移等特征的ER和PR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也可以尝试给予内分泌治疗。

二、如何进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

HR阳性乳腺癌的特征是远期复发风险高,至少50%的复发发生在诊断后5年以上。因此内分泌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治疗期间的复查随访非常重要。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建议,乳腺癌患者的随访需要根据复发的风险来决定随访的频率,参照建议如下:

1. 术后2年内,一般每3个月随访1次。

2. 术后3~5年,每6个月随访1次。

3. 术后5年以上,每年随访1次,直至终身。

如有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就诊而不拘泥于固定时间。

三、内分泌治疗后关节疼痛僵硬怎样预防?

对于用AI以后内分泌治疗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关节疼痛,甚至是骨质疏松的问题。因此临床建议患者服用AI后应适当进行活动,尤其是关节部位。多晒太阳,并且补钙,包括服用维生素D,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如发生骨质疏松,可采用包括地舒单抗等药物进行预防性用药,避免骨折并减轻骨关节疼痛的症状。

王宁霞
王宁霞 主任医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