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西晓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图文文章

抽动障碍之科普--病因篇

发表者:宋西晓 人已读

抽动障碍患儿家长常常疑惑的是:我家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发育性疾病,病因目前并没有阐明,研究提示抽动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神经器质生理生化及环境等因素在儿童发育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面对家长的疑惑医生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1、遗传因素:本病可有家族成员聚集性,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某个明确的遗传物质与抽动障碍有关,因此说抽动障碍具有遗传易感性。这就是就诊过程中医生常常会问到“家里有没有其他人小时候或成人后有类似症状?”的原因。

2、器质性因素:目前研究部分抽动障碍的患儿可能存在脑电图非特异性异常;也可能存在围产期损害,如产伤、窒息、重度黄疸等;研究更多是颅脑基底节和边缘系统特殊部位发育异常可能是抽动障碍的原因,但大部分患儿一般影像检查检查正常,功能影像可以发现这些部位葡萄糖代谢异常。这些器质性损伤导致神经递质功能失调从而出现抽动的症状,这就是治疗中重度患儿选用神经递质类药物的原因。

3、躯体因素:往往起始由于局部激惹而产生抽动,如结合膜炎、倒睫、眼结石等刺激引起眨眼,或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当局部疾病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临床上抽动障碍的患儿呼吸道感染后抽动症状容易反复加重,当感染消除后,抽动症状也会缓解,因此,应该注意护理,避免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4、社会心理因素:儿童由于家庭生活事件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婚、亲人死亡、教育方式不当、学习负担过重等影响,抽动成为患儿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5、免疫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A组β溶血链球菌感染和社会心理压力激活免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或者激活外周免疫反应,引起多巴胺等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增强继而引起抽动症状,研究也表明抽动障碍、强迫症等发病和恶化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看到这里,家长就会理解临床就诊时医生为什么要做抗O(抗链球菌溶血素0)等血的检查。

6、药源性因素: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哌甲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产生抽动的副作用。

总之,抽动障碍的病因比较复杂,是多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临床治疗没有特效的方法,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心理行为及药物治疗等等。

本文是宋西晓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