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崔文瑶 三甲
崔文瑶 主任医师
辽宁省肿瘤医院 疼痛舒缓科

什么是老年肌少症?老年肌少症如何进行营养干预?

1648人已读

营养医生李黎 章医临床营养圈 今天

一.肌少症概念

肌少症(Sarcopenia)是以骨骼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肌肉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综合症。生理情况下50岁以后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1-2%,60岁以上骨骼肌量减少约达30%,80岁以后骨骼肌量减少可高达50%。但是人们既往把它看作是人体老化的正常现象,没有引起重视和研究。1998年美国Tufts大学Rosenberg首次提出“肌肉衰减症”的概念,2010年欧洲和国际肌少症工作组相继提出了老年肌少症的定义、诊断等专家共识,我国近年来也才逐渐开始认识这种老年综合征。

尽管肌少症在患病率方面存在人种和性别差异,但整体而言70岁以上老人肌少症患病率超过20%,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可达50%左右。肌少症在男性患者中致残率是健康人的3.6倍,在女性中是健康人的4.1倍,肌少症老人发生跌倒风险和需要器械辅助步行率也高于健康人。

二.肌少症的危害

跌倒风险增加

肌少症的特点是骨骼肌量减低,肌肉内脂肪堆积,导致肌肉力量减低和肌肉功能下降。由于人体的下肢屈肌衰退较伸肌显著,而下肢肌力的显著减退直接影响到平衡功能,因此导致老人易于摔倒,导致失能等不良后果也显著增加。

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骨折

随年龄增长的肌肉衰减和骨骼肌结构和功能衰减有许多共同的发病因素。骨骼肌数量减少导致骨骼的母细胞活动减少,且肌肉数量减少与骨密度也呈同步变化,故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为正常人群的3倍。骨骼肌衰减后肌肉力量下降,对骨骼的保护作用降低,也是导致骨骼发生风险增加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

肌少症的病人提重物能力和下肢负重能力下降,活动减少,逐渐可导致老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住院和死亡风险增加。

与慢性病不良预后有关

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心力衰竭等临床疾病不良预后有关。

三、老年肌少症的营养干预

老年人肌少症的营养干预目标人群主要是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能量等。

(一)蛋白质:老年人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的稳态失衡明显,摄入及吸收的蛋白质下降导致肌质蛋白及肌纤维合成减少,低于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肌肉质量及力量明显下降。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健康老年人蛋白质适宜摄入量为1.0 ~ 1.2 g·kg-1 ·d-1,急慢性病老年患者为1.2 ~ 1.5 g·kg-1 ·d-1,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应尽可能达到50%。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专家共识推荐:老年人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应维持在1.0 ~ 1.5 g·kg-1 ·d-1,优质蛋白质比例应尽可能达到达到50%。

优质蛋白质主要是指动物蛋白和乳清蛋白。因为动物蛋白及乳清蛋白富含亮氨酸和谷氨酰胺,亮氨酸促进骨骼肌蛋白合成最强,谷氨酰胺可增加肌肉细胞体积,抑制蛋白分解,摄入亮氨酸比例较高的蛋白质,可协同其他营养物质逆转老年人肌肉质量和功能的下降。乳清蛋白在防治老年人肌少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补充必需氨基酸或优质蛋白质并结合中等强度的综合运动,可明显增加肌少症老年人腿部肌肉质量和力量,改善身体功能,效果优于单纯运动。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专家共识推荐:以抗阻运动为基础的运动(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举哑铃、拉弹力带等)能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及功能,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或优质蛋白效果会更好。

(二)脂肪酸:研究表明,单纯补充脂肪酸无明显效果,多不饱和脂肪酸通过与抗阻运动或其它营养物质联合作用,能使老年人肌力和肌肉蛋白的合成能力显著提高,可延缓肌少症的发生。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专家共识推荐:老年人膳食脂肪的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为摄入能量的20% ~ 30%,老年人n-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适宜摄入量为摄入总能量的0.6%;建议对于肌肉质量丢失和肌肉功能减弱的老年人,在控制总脂肪摄入量的前提下,应增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油、海产品等食物摄入。

(三)维生素: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受限,维生素D缺乏较为常见。65 岁以上的老年人血清基线维生素D水平低,与其活动能力降低、握力和腿部力量下降密切相关;可能与维生素D受体在人体肌肉中表达降低以及激活减少导致蛋白质合成下降有关。

补充维生素D 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四肢肌力、起立步行速度和肌肉力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维生素D 补充剂量达到700 ~ 1000 IU/d 可使老年人跌倒风险降低19%。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专家共识推荐:对于血清25(OH)D 低于正常值范围的肌少症老年人应予补充,同时增加户外活动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血清维生素D 水平,预防肌少症。研究显示,除维生素D 以外,其他多种维生素与肌肉质量、力量及功能存在相关性。血维生素C 浓度与老年女性肌力呈正相关,可能与维生素C 与某些氨基酸的合成有关。血维生素E 浓度低与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及肌肉力量的下降有关。老年人血清类胡萝卜素水平低与其肌肉力量下降明显相关。

(四)微量元素及能量:血清低水平微量元素是老年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衰弱的风险会随微量元素缺乏量的增加而增大。血浆中硒浓度降低是老年人骨骼肌质量和强度下降的独立相关因素。目前,微量元素与衰弱症相关性的研究大多仍为观察性研究,不能确定两者的因果关系,未来仍需大量实验性研究来为这些关系提供更多可靠性依据。既往大都认为足够的热能摄入是保证肌肉质量的必要条件,但动物实验提示卡路里限制可提高小鼠骨骼肌干细胞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加老年及年轻小鼠的骨骼肌干细胞数量,增加骨骼肌中线粒体数量,促进骨骼肌的再生。这也是老年医学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小结

老年人常同时存在肌少症及营养问题,临床工作中需要对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了解老年人肌少症情况,评估老年人的食欲、咀嚼功能、饮食习惯、食物摄入量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影响进食的疾病,以便及早期发现营养问题,及早干预,避免不良预后。对于存在肌少症及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应予以针对性干预,如咀嚼功能异常的应佩戴义齿、生活能力差的应予以家庭支持等,从而保证老年人有足够的能量摄入;对于能量摄入不足的老年肌少症患者,应及时予以营养干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崔文瑶
崔文瑶 主任医师
辽宁省肿瘤医院 疼痛舒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