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文献查阅丨内镜经椎板间入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发表者:江伟 人已读

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椎管狭窄是由骨和软组织退变引起的。

R-C_副本.jpg

图:正常椎管和椎管狭窄

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神经根性症状或神经源性跛行,经保守治疗后,若症状无明显缓解,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16005114076224.png

图:间歇性跛行

手术治疗的方式在不断改进,若责任节段无明显不稳,单纯减压即可。传统的减压方式创伤较大,因此微创技术(显微镜、脊柱内镜)越来越受到关注。

长期以来,腰椎最常见的内镜技术是经椎间孔入路,但其不足之处往往会造成使用受到限制,包括较大的关节突或狭窄的椎间隙阻碍通道的建立、腰骶交界区较高的髂嵴或较大的L5横突可能造成阻挡、不能到达对侧椎管减压,因此椎板间入路应运而生。

1.png

图:经椎板间入路

内镜的选择

正确选择内镜,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内窥镜的直径决定了它在椎管内的活动性。小直径内镜(外径最大6.3mm)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在侧隐窝或中央性狭窄中使用较少,中径内镜(外径最大7.3mm)是治疗单侧侧隐窝狭窄的首选。

2.1.png

2.2.png

图:IC-水通道;OS-光学系统;WCHD-工作通道直径(A);椎管内不同直径内镜(B)

适应症

椎间盘突出

侧隐窝狭窄

中央管狭窄

黄韧带肥厚

小关节囊肿和肥大

……

入路选择技巧

根据病变位置确定最高效、安全且耗时最少的入路。

3.1.png

3.2.1.png

3.2.2.png

图:入路角度和入口点由病理位置确定

侧隐窝狭窄减压技巧

单侧侧隐窝狭窄可采用同侧或对侧减压治疗。可用高速磨钻去除骨赘。同侧侧隐窝的减压通常是通过内侧小关节切除术来实现的。在严重的单侧侧隐窝狭窄中,对侧入路也是实现减压的安全方法。对侧方法有两个主要优点,倾斜的通道可以更好切除狭窄组织和可以保留更多的小关节。

4.1.png

图:切除内侧下关节突(小☆),直到可以看到相应关节面(↑),近端达到上关节突的尖(大☆为黄韧带)。

5.1.png

图:骨切除的边界为上关节突内侧缘(☆)和远端椎板(↑)至椎弓根中部。

6.1.png

图:切除黄韧带和骨性狭窄结构,实现侧隐窝的同侧减压(☆,脊神经;↑,侧隐窝)。

双侧侧隐窝狭窄可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进一步减少入路的创伤。

7.2.png

图:双侧侧隐窝减压

中央管狭窄的减压技巧

切除棘突旁的椎板,有足够的空间到达对侧,保证内镜不会压在神经上。

然后将工作套筒倾斜插到对侧,实现对对侧黄韧带和骨性压迫物的“过顶”切除。

对侧神经结构不应向内侧移位以进行前方减压,因为马尾神经受压的风险较高。

8.1.png

同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中央性狭窄(↑,对侧减压)

注意事项

处理对侧压迫时,为避免神经损伤的风险,需要间歇性地收回工作套筒。

如果硬膜损伤,可用硬膜替代物和额外的脂肪瓣覆盖伤口,必要时可在内镜下直接缝合,当硬膜缺损较大时应考虑术中改行开放手术。

从理论上讲,如果手术时间较长,忽略灌洗液的引流,可能造成椎管内及邻近结构内压力升高。因此,应在系统打开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便灌洗液流出。

术后康复

除有神经功能缺陷的患者外,不需要特殊的康复治疗,自行完成等长和协调练习。

戴腰椎支具约6周,负荷则视情况而定。

若在某些活动中出现疼痛,应该限制该活动。

总结

经椎板间的内镜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标准手术方式,可获得充足的减压,患者预后良好。

经椎板间的内镜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治疗椎管狭窄的“金标准”。

参考文献

[1] Ruetten S , Komp M . Endoscopic Lumbar Decompression[J]. Neurosurge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19, 31(1).

[2] Wagner R , Haefner M . Indications and contraindications of full-endoscopic interlaminar lumbar decompression[J]. World Neurosurgery, 2020.

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是江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