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王明轩 人已读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河南一高三学生跑操猝死#,一个高三学生在课间操跑步的时候,大约跑了300米左右,倒地猝死。说实话这样的新闻挺沉重的,一方面对学生的死亡非常痛惜,一方面又对家属的不冷静感到愤懑。任谁都不愿意看到一个高中生猝死,这无关优秀不优秀,从愿望上说,学校不愿意出事的迫切心理,一点也不亚于家长。
但是我们还是“又”一次看到,学生出事以后到学校讨说法,至于家属说的只是想去里面看看,也没有索赔等言论,根本不值得一驳,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事又让我想起来前几天的一个新闻,现在的学生运动能力不行,肥胖率太高,要加强小学生的体育运动,大家觉得可能吗?我当时就在评论里面说,这是不可能的,每个学生都价值千金,出了事,学校和老师百口莫辩,怎么敢让孩子出来运动。
我们要知道人本来就是有一定的猝死概率,无论运不运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无论在公园还是在医院,谁也保证不了意外的发生。有一些可以找到原因,有一些根本找不到原因。作为医生其实挺希望能积极尸检,提高对猝死的认识,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属的想法,不说也罢。
讲一个我们昨天抢救的猝死的患者,44岁男性,既往体健,主诉是胸痛一周。先后去过三家医院就诊,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胸部CT、冠脉CTA等有关心脏的检查都正常。因为患者每次觉得进食喝水以后症状能缓解,认为不除外反流性食管炎,建议消化科就诊,因为我们医院消化科比较出名,约了号来看消化科。上午8点刚一出电梯就猝死在电梯门口,好在是院内心脏骤停,很快就有医生和护士接力心肺复苏,转运到抢救室,监护示室颤,予除颤后心跳恢复。再做心电图还是完全正常,我们也感到很困惑。
首先患者肯定是心源性猝死,这个还是有把握的。但是却是不像是冠脉血管闭塞或者痉挛,引起心肌缺血导致的猝死,一是血管CTA没事,二是心电图完全没有改变;第二也不像是爆发性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心脏彩超、心肌酶、心电图都没改变,不符合;第三个常见的猝死原因是恶性心律失常,咱们前面讲过,但是多数心律失常并没有胸痛表现,一般是心悸或者晕厥多见,而且发作的时候心电图应该可以抓到,这个患者疼痛时心电图没有改变。这就比较头痛了,但是无论如何先保命,收到ICU监护治疗。结果监护过程中再次出现两次室颤,在监护上发现了有室性早搏,“R on T”,这是容易引起室颤的早搏,我们推测可能是患者猝死的原因,至于为什么以胸痛为主,还不明确,推测可能是有某种离子通路病,等后续病情稳定以后,可以做心肌核磁、心肌核素、基因检测等检查查找原因,也可以通过安装ICD预防猝死。患者经过将近30分钟的复苏才恢复心率,但是因为院内复苏比较及时,今天已经苏醒了。
我讲这个病例是啥意思呢?第一是为了说明年轻的猝死患者,或者是心源性猝死,多数和基因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有关系,其次是爆发性心肌炎,再大一点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第一种几乎是不可预测和预防的,除非是有家族史,所以这种猝死真的和学校没有关系。
家属的诉求是学校抢救有没有不及时,有没有错过”黄金4分钟”。说实话,除非是在院内猝死,在其他任何地方要做到这么及时都挺难的。我们可以谴责老师没有掌握急救知识,我们可以谴责学校没有配备AED,我们也可以质疑校医的资质(一个高中的校医),如果这些都具备,我只能说那是医院。如果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这么要求公司,可以这么要求工厂,也可以这样要求任何企事业单位,这,可能吗?如果要求绝对的安全,每个人身上都应该安一个ICD了。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还是想给大家普及一下猝死方面的知识。另外我是觉得从高中开始普及一下急救知识还是挺重要的。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比如CRP,比如海姆立克急救法,比如AED的使用等等,掌握起来难度并不大。而且高中生学习起来更快,记得更牢靠,比社会培训效果要好得多。从我们抢救成功的病例来看,及时的心肺复苏是最关键的,后续120一般15分钟左右可以赶到,就可以交给专业的人员了。
另外跑操之前最好能做一下热身活动,我们很多人平时运动不注意这个,学生就更注意不到了。实际上适当的热身,既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比如扭伤、崴脚等等,也能预防晕厥、猝死等发生。尤其是冬天运动之前一定要先热身,是身体各个器官先调动起来,然后再运动,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就不容易发生问题。
最后希望这位同学能够安息,家属早日走出悲痛,冷静地处理此事,有什么诉求尽可以交给警察和法院调查,不要走极端。
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交流。
本文是王明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11-19